環境問題,就是正義問題。誰消費?誰污染?誰承受?誰又有能力逃避?...沒有社會正義,就沒有環境正義!

公平貿易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slide 1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This theme is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Bandara - Premiumbloggertemplates.com.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slide 2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This theme is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Bandara - Premiumbloggertemplates.com.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slide 3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This theme is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Bandara - Premiumbloggertemplates.com.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slide 4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This theme is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Bandara - Premiumbloggertemplates.com.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slide 5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This theme is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Bandara - Premiumbloggertemplates.com.

星期三, 5月 17, 2006

綠黨是台灣前途的解方(徵召信)

1996年,台灣各領域的社運工作者為爭取政治空間,而在台灣成立綠黨,並陸續在1998、2001、2002年推出候選人,投入過數場選戰。雖然,過去幾年來綠黨因為沒能當選而式微,但綠色運動與意識在各位伙伴的努力下,仍然持續地在台灣成長、深化。在此同時,由於國會選制的改革,台灣將在2007年的立委選舉中,首次施行兩票制。這是台灣民主政治發展的一個契機,是綠色政治勢力積極介入開創的機會。為此,我們特別號召各位伙伴的加入!讓我們共同把握這個機會,進行一場綠色政治運動。以下是我們對於當前台灣政治環境的分析與看法:

*兩黨政治永遠是兩個既得利益集團的競逐
十年前民進黨在首都執政後,一時間「政黨輪替」、「換人做做看」的口號漫天震響,似乎所有台灣社會問題的解方都寄託在拉下萬年的國民黨。可是如今,在民進黨執政六年之後,無論是環保、人權、清廉、效能都沒有明顯的改善,有的只是為了利益所形成的另一個官商勾結體。如同美、英兩國的經驗,兩黨政治的遊戲只是逐漸形成兩個形貌相仿的既得利益集團在競逐,而台灣的泛藍、泛綠除了在兩岸政策上有所不同,其他島內關於民生經濟、環境保護和社會安全等的重大議題根本看不出有任何的差別。

*兩黨政治的穩固是民主發展的退步
台灣近年來每次的選舉都好像沸沸揚揚,可是實際上的投票率是每況愈下,2000年的總統選舉投票率是82.69%,到了2004年降成80.28%;2002年立委選舉投票率為66.45%,而2005年立委選舉降到59.16%。投票率下降的趨勢顯示出台灣民眾對於政治的參與程度越來越低,當人民放棄選擇的權利,這絕非民主發展的正向指標。兩黨政治常態性的穩固,其所代表的是差異性的少數很容易會被忽略,弱勢族群、生態保育、勞動人權等等的聲音被兩黨所勾結的既得利益集團所淹沒。因此,如果兩黨政治常態性的穩固,台灣人民未來不是會對政治逐漸失去興趣,就會對自己的力量失去信心,對照美國的兩黨政治與歐洲多黨政治可知,多黨競爭是有助於人民團結與政治參與。

*台灣需要真正的在野黨,不是準備執政的在野黨
無論2008台灣是否會再度政黨輪替,可預見台灣的政壇依然是拉幫結社和揭弊比賽,少有對於永續發展的嚴肅討論。因為無論是執政還是在野,兩黨都要為下一次的選舉進行準備;為了執政,無時無刻所思所作的都必須是把自己的人和錢搞得多多的,把對手的人和錢搞得少少的。但是,這社會上有許多的人、許多需要特別照顧的團體不但沒有錢,票也不夠多,難道這些團體、這些關係到社會正義的議題就該被忽略?因此,台灣需要真正的在野黨,屬於少數族群卻能捍衛正義的在野黨。唯有社會進步團體才能扮演真正的在野黨,我們是永遠的反對者,因為我們進步,所以我們永遠不會是社會的多數。而社會進步力量最有力的角色不是依附兩黨政治的遊戲,要形成多黨政治裡的關鍵性少數才是最有發揮空間的角色。

*第三勢力的空間在哪裡?
泛藍、泛綠兩陣營因為兩岸政策水火不容,可是人民的投票率卻越來越低。這顯示台灣人民並不是天生就對政治冷感,而是除了兩岸問題外,某些台灣人需要看到更新鮮的菜單。這些放棄選擇的人,有部份是對兩黨互揭瘡疤的厭惡,有部份是在兩黨向主流民意靠攏時被遺棄的弱勢。雖然這僅有5-10%的人無法組成絕對的多數來主導政局,卻足以形成關鍵的少數來影響政策。只要我們真的意識到自己不是主流,我們的群眾就是少數,我們的所作所言不附和主流的價值,我們就會看到這些隱身的群眾,而且真的清楚他們的需求,第三勢力的空間就在那裡。

*綠黨是台灣前途的解方
全球綠黨的六項規範性原則:生態智慧、社會正義、參與式民主、非暴力、永續發展、尊重多元。因此,綠黨不只是一個生態政黨,它所追求的是一個人與人、人與環境都能和平發展的境界,那是一個無論是族群、階級、性別、文化都沒有壓迫和宰制的社會,環境資源能被永續利用的世界。因為我們知道少數的價值,所以我們尊重差異;因為尊重差異,和平才有可能;這一套從生態智慧所得來的價值觀,是我們有信心地為台灣前途帶來的解方。無論島內的紛爭或是島外衝突,唯有依著綠黨的價值在島內尊重差異,在島外改變對美國的單邊依賴,以多元化的發展取代單一性的價值才可能和平的解決台灣問題,讓台灣邁向永續發展的道路。

*結語--二十一世紀的社運參政之路
2006年底的北高市議員選舉,可以是社運團體參政的踏腳石。過去多年來各位伙伴在社區累積的能量,尤其是北高二都會區的潛在支持,是我們的寶貴資源;都會區選民對於藍綠惡鬥的厭倦,更是進步第三勢力成長的空間。到2007年,因為立法院單一選區兩票制的改變,那將是我們步入國會殿堂不可錯過的機會。因此,我們現在開始號召社運界的盟友,一同來打破人民對兩黨政治的迷思與冀望。讓社會進步力量形成關鍵性的少數政黨,營造多政黨政治的合縱連橫,避免兩黨政治的綁架,我們相信這一步,將會是社會進步力量在二十一世紀邁向綠色政治的開端。

星期四, 5月 04, 2006

綠色交通支黨部議題討論

四月份的執評委會,我提議將原本的「單車支黨部」名稱改為「綠色交通支黨部」,其實就有想要更廣泛地推動一些交通議題,在此先與各位分享近幾年來我所觀察的一些問題,有些可能還不成熟,只是些初步想法,也需要各位集思廣益,提供點意見,看未來大家可以如何來推動。

首先,為何交通問題值得關注?

1.交通部門是溫室氣體排放的大宗污染源,特別是OECD國家,其交通部門所排放的CO與NOx佔該國排放量均超過50%。所以在減少溫室氣體的努力上,全球產業研發都集中在兩個部份,再生能源以及汽車工業。

2.根據去年台灣全國能源會議資料,台灣交通部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佔全國的30%。可是根據2005年耶魯大學的ESI資料,台灣是全世界煤炭消耗總量排名第八的國家。所以,台灣只是因為工業部門排放太多二氧化碳,而讓交通部門被忽略而已。

3.對於汽車工業的發展,我個人抱持樂觀但畏懼的態度。樂觀的部份,因為汽車產業是新能源應用的一個火車頭,有龐大的研發資源與連結,未來的成果將改變許多的產業與產品應用。畏懼的部份,依賴科技可以解決當前的生態問題會落入發展主義的陷阱,汽車的問題不只是空氣污染,還包含道路拓展對生態的影響,以及資源分配的社會正義問題。

4.何以說小汽車的發展關係到社會正義?從都市規劃的角度看,沒有車就不能去TESCO、COSCO、家樂福。還不只這樣,如果離開台北,沒有車還不能去大醫院、不能去看電影。所以,有車是一個階級,買不起車、不會開車的婦女、老人、殘疾人士是另一個階級。此外,因為大眾運輸的不發達,導致私人交通工具變成自力救濟的方式,所以,交通變成家庭開支很重要的一部分,從1980年的6%到2002年成長到12%,侵蝕一般家庭的可支配所得。

其次,台灣有哪些問題值得關注?

燃料使用費

a. 與韓國、日本、香港、新加坡相比,台灣的購車成本(關稅、貨物稅、車價)相對較高,但使用成本低很多(牌照稅、燃料稅、停車費、油價)。這代表只要個人收入跨入購車成本的門檻,台灣人就會想買車,更何況現在刷卡付頭款這麼方便,所以擁有私家車的門檻是非常低,台灣小汽車的成長速度是非常可怕的。根據2005年ESI的報告,台灣機動車輛的密度排名全世界倒數第五名。

b. 台灣的燃料使用費是依據排氣量大小而隨車徵收,用途為公路之養護、修建、安全管理之用。因此,就稅捐的性質而言,台灣目前的燃料費應該是路稅而非燃料稅。目前的燃料費的使用方式是按各地方政府登記之車籍數量做分配,因此,登記車牌越多之縣市有較多道路修建費用,道路建設越多等於鼓勵小汽車之發展,形成相互增強的效果。

c. 推動綠色租稅,燃料費是首要可以推動修訂的議題。燃料費必須依據使用者付費的原則隨油徵收,且一定比例用在大眾運輸系統補貼。

計程車

a. 為數眾多且隨招隨停的計程車在市區慢行,不但阻礙車行速度也危害慢車道騎士的安全。空轉的計程車,在市區忽快忽慢、忽左忽右的尋找等候的乘客,不但浪費自己的能源,也減損整體的能源使用效益。根據台北市交通局的調查,計程車司機平均每天工作10小時,約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空轉。台北縣市共有六萬輛的自行車營業,如此算來,光是台北市的計程車,保守估計每天就浪費73萬公升的汽油在空轉,若再加上因為計程車所損耗的行車效率,台灣每天浪費的能源非常可觀。

b. 前幾年曾經讓人眼光一亮的台灣大車隊,投入大筆資金,提昇計程車的服務與形象。電話叫車系統需要投入較大的資金,但台灣搭乘計程車的習慣是即叫即停,讓良莠不齊的計程車一同在市區街道競爭,台灣大車隊最終敵不過散兵游勇的個體戶,造成劣幣驅逐良幣。

c. 計程車在台灣是一種特殊行業,吸納大量的臨時失業人口。弔軌的是,因為經濟不景氣,工作難找,所以開計程車的人增多了;但也因為經濟不景氣,所以一般人緊縮消費,不搭計程車,讓計程車的營業環境更惡劣。政府除了略施小惠的減免計程車燃料費,應該要有更全盤的檢討。另如:

-空污費補助設置電話叫車及配車系統

-各區設置數個計程車休息站及配車站

-速度等於或低於腳踏車的空計程車重罰

自行車通勤

台灣地區將近40%的通勤者,通勤距離在10公里以下,但這些短程通勤者的通勤工具,是各種排放有害氣體的機動車輛(無論是機車、汽車或大眾運輸)。易言之,在台灣,都會地區的通勤,往往是耗時、耗能,同時更是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

近年來許多地方政府雖然大力興建自行車道,但多是興建在郊區與河濱,雖然帶動自行車的休閒運動風,卻沒有取代民眾日常通勤對機動車輛的依賴。其中荒唐的是,許多自行車道是用環保署所徵收的空污費來興建,真不知「四個輪子載兩個輪子,親子一同到河濱公園騎腳踏車」跟降低空氣污染有何關聯?

其次,無論是一般民眾還是許多自行車使用者對於「自行車路權與安全」也沒有正確的認識。許多人以為自行車就是可以自由騎,逆向騎、上人行道、沒戴安全帽、沒有前後燈,因為許多自行車騎士不注意自己的安全,以至於這些自行車的危險使用人變成推廣自行車通勤的反挫力量。在道路上,沒有方向性的行走最危險,所以許多交通事故的發生都是因為某一方沒有遵守方向。因此,自行車路權除了要求他人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自行車使用者的自我約束。

環保團體推動自行車通勤,並不是訴求反現代的回歸簡樸生活,而是希望讓人們重新認識二十一世紀的腳踏車。許多人會騎自行車,卻不知自行車有分不同的尺寸與功能;許多人買車時會要求有變速系統,卻從來不知如何使用;許多人覺得自行車的失竊率高,所以盡量買便宜的,因為便宜所以亂放,然後真的被偷。總之,無論是台灣的政府單位或是一般民眾台灣,目前對於自行車的認識是非常地落伍與陳舊。台灣需要重新瞭解自行車的角色功能,從環境變遷、經濟效益、社會成本等等考量,「自行車作為一種交通工具」是二十一世紀進步的趨勢,並不是反現代。

共乘制

2005年4月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突然宣佈,高速公路休息區停車超過兩小時將罰款三千元。原來,隨著大台北都會區的擴張,台北、桃園、新竹往返通勤人數大量增加,許多通勤族運用休息站停車場併成一車進入市區,節省油錢、過路費、停車費。雖然,休息區停車場的公共資源不應被長期佔用,但交通部似乎也不應該用處罰的方式對待走在社會前面的共乘族。

大眾運輸系統補貼

近年來交通部對於大眾運輸系統的唯一政策性的補貼是在1998年時提出為時五年,總經費135億元的「促進大眾運輸系統方案」,平均一年只有37億元。該補助方案到2003年結束。該方案的執行成果是,公車業者換了新車、蓋了新的候車亭,但是除了台北之外,乘客數一樣節節下降。許多地方公車業者,利用補助換購遊覽車,承攬包車旅遊業務,可是在平日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荒唐的情況,遊覽車空蕩蕩的在市區裡當公車載客。

「促進大眾運輸系統方案」沒有提昇市區公車的服務強度與密度,只是讓業者換購新車或修建候車亭等硬體,根本無法拉回不斷流失的乘客。

生質柴油

a. 柴油的生產成本低,柴油引擎能表現的扭力也一直被汽車製造商認為具有開發價值。因此,過去十年間,歐洲汽車製造廠在柴油小車的引擎上投入很大的研發力量,一改過去為人詬病的排廢問題,甚至做到比汽油引擎更潔淨。現在,柴油小車在歐洲的銷售數量與汽油小車平分天下,幾乎每個汽車廠、每款車型都有柴油引擎可供搭配。

b. 生質柴油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只是台灣的油品價格太低,所以廠商進場沒有競爭力,這一年油品價格不斷升高的情況下,或許不久的將來,生質柴油就有機會在台灣生產、上市。

c. 台灣許多的休耕農地、受污染的農地未來可以發展種植能源作物,避免農地面積持續縮減。能源作物的種植也可以配合地景,創造出新的農村風貌。如:向日葵、油菜花。

d. 德國的燃料稅是隨油徵收,因此生質柴油的推廣配合燃料稅的減免,立即提高市場競爭力。

最後,我們綠色交通支黨部可以做些什麼?

資料庫建立

台灣目前還沒有一個專注於交通議題社運團體,我們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發揮。首先必須先建置資料庫,以為政策遊說與宣導教育之用。而許多在國外的網站都有豐富的資料,從環保的角度討論交通問題,議題涵蓋生態、安全、社區生活、都市計畫、經濟效益等等。譬如:上次Robin所推薦:

http://carbusters.org/
http://www.worldcarfree.net/

而我個人推薦有:

http://www.transport2000.org.uk/
http://bicyclesafe.com/
http://www.biketowork.com/
http://www.sustrans.org.uk/

從這些國外的網站篩選出需要的資料並中文化,是建制資料庫的基礎工作。

與計程車業者合作電話叫車

推動消費者電話叫車運動,減少能源無謂的損耗。與計程車車隊合作,仿照崔媽媽模式,舉辦計程車優良服務評鑑與推薦。與優良業者合作發行能源節約認同卡(會員卡),消費者憑認同卡叫車享有優惠折扣;每消費一筆,業者回饋環保團體若干元。

燃料使用費遊說

參照交通運輸研究所的報告,交通部每次都以營業用車(計程車)作為阻擋燃料費隨油徵收的擋箭牌。民進黨政府也數次以減免燃料稅施惠計程車業者。但要真正解決計程車業者的問題,不應使用略施小惠的方式。整體性的規劃應包含:依據車輛與服務品質開放差別費率、電話叫車系統補貼、司機休息站、乘客候車處等。推動燃料費隨油徵收需先與計程車業者建立合作與溝通機制,減少阻力,共同進行國會遊說與向行政部門施壓。

與自行車店共同推動社區自行車學院

結合社區大學與當地的自行車店,共同合作自行車學院,推廣自行車使用安全教育。執行方式主要分成兩大部分,第一,提倡自行車做為通勤工具,提供民眾所需的相關知識與資訊,並製作成紙本與影像教材。其二為將這套教材,結合大台北都會區的環保團體與自行車專家,至社區、社團進行巡迴試作推廣。

目標:一年之後組織100人的車隊,在某個上班日的上午八點,從忠孝東路一段走到四段,讓忠孝東路塞爆,藉此要求政府重視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的問題。

其他:共乘制、大眾運輸系統補貼、生質柴油等等,需要相當複雜的政策遊說工作,目前沒有想到好方法,需要大家集思廣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