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問題,就是正義問題。誰消費?誰污染?誰承受?誰又有能力逃避?...沒有社會正義,就沒有環境正義!

公平貿易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slide 1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This theme is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Bandara - Premiumbloggertemplates.com.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slide 2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This theme is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Bandara - Premiumbloggertemplates.com.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slide 3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This theme is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Bandara - Premiumbloggertemplates.com.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slide 4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This theme is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Bandara - Premiumbloggertemplates.com.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slide 5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This theme is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Bandara - Premiumbloggertemplates.com.

星期日, 11月 25, 2012

時薪基本工資應當調漲一倍


近年來中國沿海城市的基本工資逐年調漲基本工資,仔細研究發現中國基本工資制度在月薪與時薪的設計上與台灣有顯著差異,基本上,中國的時薪基本工資是月薪基本工資除以每月工時後的兩倍左右。以北京與深圳為例,2012年北京市政府制定的月薪資本工資為1260元,時薪基本工資為14元,兩者為90倍,深圳月薪1500元,時薪13.4元,相差111倍。相較台灣月薪18780元、時薪103元,兩者比例約為182倍。也就是說,在中國非全日工作的勞工只要工作累計滿兩周左右的時數,就可以領得相當於月薪者的基本工資;但是台灣非全日工作的勞工,當月工作的時數要與月薪制的勞工一樣,才能拿到月薪基本工資。

簡單說,中國時薪的基本工資的計算方式是台灣時薪資本工資計算方式的兩倍。如果以中國的計算方式,月薪基本工資不變的條件下,台灣的時薪基本工資應當為每小時206元。

這兩種基本工資的設計,對於勞動市場與產業發展有著重大的差異。中國的基本工資制度下,服務業與製造業的僱主會傾向於聘用全日制的勞工,給付月薪,而台灣的僱主會傾向於採用以時薪計價臨時工,迴避需擔負的保險與退休金。台灣自從製造業出走之後,服務業快速發展,這些服務業大量使用時薪為計算單位的臨時的勞動力,巧妙的隱藏了大量未被計算的勞動成本。也就是說,台灣有許多的職務明明是長期需求,卻因為僱主以化整為零的方式採用時薪聘用,只支付18780元就購買一個勞動者一個月的勞動。如此讓台灣大幅度的低估了勞動成本,也隱藏了有許多台灣人每月只領取基本工資的事實。每次討論基本工資時總是爭議在外勞問題,事實上台灣逐漸轉向服務財的時候,有許多台灣人只領取時薪基本工資而被忽略,也因此台灣社會越來越貧窮。

一個職務如果是長期需求,僱主就應當以月薪來聘用勞工,不該將工作零碎切割,以臨時工的方式聘用,逃避應當給予正職員工的合理保障。僱主迫於臨時性需求所需要的勞動力,就應該付出高於市場行情的條件聘用,這才是臨時工在勞動力市場應當扮演的功能。多年來台灣服務業大量地使用臨時勞動力,等於大幅度地低估第三級產業的產值,那些在金融、房地產創造大量財富的人享用低價的服務是非常不公平的,同時也是台灣貧富差距逐漸擴大的原因之一。會造成如今這個結果,就是基本工資的設計不良。

時薪基本工資調漲一倍,將可讓大規模的「打工族」納入正常的勞僱關係,反映合理的勞動成本,並且讓勞動力市場合理化,改善位於貧窮線邊緣人民的生活水準。在大規模勞工即將走上街頭秋鬥的前夕,我們應當好好省視基本工資政策與貧窮化的問題。

星期五, 5月 06, 2011

[倫敦見聞] AV公投-倫敦選制改革



這幾天在倫敦市區不斷看到大大的AV兩字,有AV後面打叉叉的,我想應該是反對AV的衛道人士(離他們遠點),有大剌剌在地鐵站前發傳單幫AV拉票(這肯定要大力支持的,但我很害羞)。





雖然害羞,但忍不住好奇,到底AV的問題有多嚴重??

另外,我當然想要知道AV皇后到底是誰?他們要投票給誰?哈哈!!

於是我請教GOOGLE大神:AV+VOTE+LONDON=??

答案是:THE ALTERNATIVE VOTE (AV) REFERENDUM - 5th MAY | Cities of London

靠北!原來此AV非彼AV,倫敦人的AV是 ALTERNATIVE VOTE (另類投票)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在MAY 5th (今天)要舉辦的公民投票,倫敦市民要以公投決定是否要進行選制改革。

英國的MPs(國會)選制,就跟台灣現行的小選區制單一席次一樣,每個選區選出一位國會議員,最高票者勝出。可是,也如同台灣一樣,每個選區有其基本結構,藍大於綠的選區,藍營找隻豬出來選都會選上,綠大於藍者,綠營抓隻猴子出來也會選上。而且,這所謂大於,並不是過半數的絕對多數,通常只是40:30的相對多數而已。

也因此,兩大陣營的初選,也只是需要選出誰是豬公、或誰是猴王,而不需要考慮到中間選民或公共利益,而兩大陣營(台灣:國、民兩黨,英國:保守、工黨)的候選人只要固守基本立場,甚至走劍走偏鋒,刺倒同志,就可以篤定當選。

於是,現在倫敦今天進行一個重要的選制改革公民投票,AV (Alternative Vote)。

基本上這次的改革,主要就是解決政治學上代表性的基本問題。簡單說,改革方案就是選民投票時是填寫序位,另如: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運作方式:沒人過半數的話,是先將最低得票者的票單取消,並將這些票單的第二偏好累積到剩下候選人身上,依此類推(皆下來是次低票者),直到有人得票過半為止。 這裡有個圖解 (感謝推友 @shihlun 的更正與資訊)

這種方式挺有趣的,至少可以逼迫兩大陣營努力拉攏中間選民,或者節制自己的偏激言論,當然,其他小黨或第三勢力在這種選舉遊戲中,有更多的發揮空間。非常值得台灣參考。

星期四, 4月 14, 2011

不要臉的回憶

今天搬了一堆豆子,腰痛的老毛病又犯了,在辦公室坐立難安,七點多就想離開。離開前跟 @OOBE 寒喧了幾句,原本有好些事情想請教他,實在提不起勁。離開辦公室後,騎著車到 @karenyu 以前租屋的巷口,吃了碗久違的蒲燒鯛魚飯,想著這麼早回家,也不過是餵貓,其實看著那兩隻貓興奮的吃著罐頭並不會讓我產生幸福感。



最近這一個多月,蠟燭好幾頭燒,撒了幾張網,大魚沒捉到一隻,還差點連船都沉了。今天接到稿債債主的電話,心虛到懷疑自己是否離「知識份子」愈來愈遠。既然一個月連本書都看不完,至少也該去看場電影,好歹沾染點文化氣息。

搜尋一下電影時刻表,有個「王者之聲-宣戰時刻」,印象中似乎是個奧斯卡得獎強片。放映的時間與地點,都恰到好處,於是決定看場電影再回家。在西寧南路上停好車,直覺的往武昌街走去尋找新光影城,繞了一大圈後才發現原來新光影城就在獅子林裡頭。哇塞~那個充滿青春回憶的地方,國高中時代常常混在那裡打電動。



花了三百元買了張「獨享套票」,走上手扶梯,原本想到各樓層走走,找回一點年少的記憶,可是左右看看,裡頭蕭條得我根本不敢走進去逛,深怕被人拉近小房間幹嘛了。到了四樓放映廳外的飲料櫃台,等了一會兒,才有服務生過來給了我套票的爆米花跟飲料。

走進放映聽,看完只說不做的「脫掉」短片後,發現一個驚喜,原來我的「獨享套票」包含了整個放映廳。那是新光影城的第一廳,雙層樓的,我坐17排2號最中間的位置,全場大概有500個座位左右,結果整場電影只有我一人獨享。這輩子第一次有此榮幸,哈哈!

片子看了一會兒,原來這不是一部戰爭片,而是一部戰勝口吃的熱血勵志片。我原本以為可以在獅子林這動樓裡找到青春,沒想到竟然在這部電影裡找到一點回憶。

現在說起來,或許很多朋友不相信,這三年跑了一百多場演講的我,其實中學時代也有嚴重的口吃。說實在,自己也忘記到底口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總之,高中參加社團活動,幾次活動後,開始有同學要我提書面報告,因為聽我講話很痛苦。而後,我在社團裡有一個綽號叫「書面報告」。

幸好,無少也賤,不像電影中的英國王子,要花許多心力才能克服面子問題。於是,我死不要臉的代表班上去參加校內國語文競賽的演講項目,反正叛逆的高中男生,才沒有人會為了班級爭榮譽;既然沒人要去,那我就很有義氣的幫班上扛下這個責任。

第一年,我在台下嚼著口香糖放鬆心情,唱名到我上台時,一時緊張忘記把口香糖吐出來,於是嘴裏含著口香糖就開始結結巴巴的唸稿,才講到一半就被~鈴,下台。嚼口香糖上台演講,被人笑了好一陣子。

第二年,我不只去演講比賽丟臉,還找了兩個打排球的球友去參加辯論賽,結果可想而知。第三年,我索性連稿子都沒準備(賽前有數個題目自選),還記得我選的題目是「罪與罰」,阿哈~從杜斯妥也夫斯基開始講起,我當作申論題就開始隨便亂講,反正高三已經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老鳥,八分鐘時間到當然還沒講到重點,一樣是丟臉,可那是我首次在講台上講的盡興、自在,開啟我另一頁人生的重要里程碑阿!!

年紀大了,回想往事變成一件可以自我滿足的事情。想想,真是糟糕,即將變成人見人厭的老頭兒了~

同場加映:
大四畢業前夕,五月的某日,我穿著鬆緊帶已經彈性疲乏的睡褲、踩著拖鞋在學校散步。經過約農路,突然有人叫「學長」,回頭看,是大一學弟。學弟說,「學長,要不要下來跑個大會接力,我們男生不夠,正在找人湊數(社會系,男生少的像寶貝)」。原來當天是全校運動會,我只有大一的時候合群的參加過。心想,即將要畢業,來個有始有終也好。於是,我腳踏藍白拖,手拉著褲頭,在幾百個觀眾面前跑了兩百公尺。反正社會系一向都是志在揚名,不在得獎。哈哈!

星期日, 3月 13, 2011

核電問題懶人包

[你想知道的核能安全/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http://0rz.tw/l530i
-日本核電廠輻射外洩會影響到台灣嗎?
-輻射塵如果擴散到台灣該怎麼辦?
-台灣的核電廠能夠應付強震嗎?
-各核能電廠之設計基準(安全停機)地震係數
-臺灣核電廠旁會發生強震嗎?

[核四怎麼辦?/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http://0rz.tw/EcNrg
-核四不蓋,台灣會不會缺電啊?
-核四已經花那麼多錢了,蓋到一半不蓋,或蓋好不用不是太可惜?
-現在不是有「京都議定書」要抑止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用核電廠而用其他燃煤燃油等方式,會不會增加很多二氧化碳排放?
-核電成本比較低,核四不蓋,電價會不會飆漲?

[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影響Q&A/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http://tinyurl.com/4ezs264
-受輻射影響最嚴重的人群有四類:
-曝露在輻射下的立即健康影響?
-放射性疾病如何因應/治療?
-對人體的長期健康影響?
-兒童有較高的健康風險嗎?
-日本政府該如何減低輻射對人體的傷害?

[精選文章]
***必須持續關注的網頁: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http://0rz.tw/Xxjlv
**檢討舊耐震設計 核四廠勿急著試轉 http://tinyurl.com/5w6rjpq
*福島核災疏散20公里 台灣行嗎? http://0rz.tw/MqK3g
**一個居住在核電廠旁小市民的心聲 http://0rz.tw/xjBl6
***前核電廠技師的瀝血控訴 http://0rz.tw/hYVT6
*日本進入核能緊急狀態 強震海嘯使核電廠陷入空前危機 http://0rz.tw/9V7yk
***核四向前行 啥米攏不驚 違規變更設計 http://0rz.tw/E0obL

[關於缺電、電價與再生能源的問題]
台灣的產業用電,至少都在64.8%以上;其中又以「鋼鐵、石化、水泥及造紙業」為最多。核電問題關乎產業發展策略,跟你我的生活沒有太大關係。台灣的電價偏低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別以為這樣低價的電是「福利」,大錯特錯,是我們在補貼「高耗能低產值」的產業。電價太低,變成財團懶惰於升級,只貪圖便宜的自然資源與勞力,賺骯髒的錢。

台灣產業外移之後,缺電已經不是事實,而是政府塑造的假象,目的在於繼續發展高號能產業,如國光石化、台塑大煉鋼廠。政府要我們節約用電,卻不斷補貼鋼鐵、石化、水泥,目的只在於加深每個人的罪惡感,好讓他們進行更罪惡的事情。最後人民在骯髒的環境裡賺少少的錢,用骯髒便宜的電,還以為這是福利。

依台電的計算,核電的購電成本2塊多,以風力為例,購電成本7塊多。可是核電成本沒有計算核廢料處理成本與未來除役之後的成本。再生能源貴嗎?相對於補貼那些骯髒產業,再生能源一點都不貴。

即使是右派的環境經濟學,都有將環境成本量化的計算方式。最簡單的計算方式,就是環境的回復成本。也就是說,回復成本低,該污染的環境衝擊就低。

比較太陽能、風能、核電對環境生態的衝擊以及回復成本,很明顯的,核能的成本是接近無限大,因為核廢的處理是以百年、萬年計算,而且核災的風險是全球性的。

從使用者付費的角度,那些高汙染、高耗能產業,應當要支付合理的能源稅與碳稅。一旦能源價格合理化之後,台灣就會如同歐洲一樣,讓再生能源自然有發展的機會。太陽能產業雖然也是高耗能產業,但至少不要讓台灣的太陽能產業只幫歐洲減少汙染,留下汙染給台灣,至少讓太陽能產業協助台灣減少幾根火力電場的煙囪。

如果台灣不再發展國光石化、大煉鋼廠,我們能源結構的彈性會很大,因為核電只佔台灣發電量的18%,只要回歸合理價格,再生能源要填補18%的用電量不是太難。一旦那些大型的高汙染產業變成台灣的未來經濟圖像,核電當然就找到與骯髒產業共生的價值。「彈性」是件很重要的價值,因為我們沒有權利幫後代子孫決定他們的生活方式。核電就是個完全沒有彈性的計劃,因為他的回復成本是以百年、萬年來計算。

我們不認為有一種完美的能源使用方式,但必須要選擇風險能夠承擔,不損害後代子孫生存權的生活方式。

反核的願景包含台灣的產業轉型。核四啟動就代表台灣將持續以稀有的自然資源去賺取微薄的收入,只為了創造少數人的財富,讓全民甚至全世界承擔極高的風險。這是不公平的!!

*****看完了,就來聯署,按個讚!!
看看日本,想想自己,台灣沒有條件蓋核四,更沒有能力應付核災變!我要再生能源,不要核電!
http://0rz.tw/Pao6H

(本懶人包將持續更新,歡迎轉載)

星期一, 2月 14, 2011

關於「批判武器一文」與「刪除匿名留言」之回覆

綠黨黨員施泰祥日前於苦勞網張貼「批判的武器...」一文,因為該篇文章的標題是引用本人回覆他的信件內容,身為當事人,我做簡單回覆。

我先公開信件全文,只有短短幾十字:
「Dear 泰翔、俊凱、致融,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現實的問題,需要靠實踐來釐清。

目前綠黨的共識是朝向地區支黨部經營,若你們有計劃在台中開疆闢土,希望各位排除萬難參與三月份的黨員大會,甚至規劃一名中執委候選人,參與後你們就會知道那些你們想知道的問題。」

我想他完全誤會了這句話「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這句話不是說要捲起袖子才能說話;而是捲起袖子做事後,說的話可能會不一樣。這是左派的實踐哲學,運動的策略,必須要靠實踐來釐清與修正,而不是抽象的理論或信念。

就如同說,在旁邊看人種田,一直批評哪裡做不好、哪裡應該怎麼做;何妨下去做做,看看你的方法會不會比較好(或許是,那就證明給我看)。理論上只要我的拳頭能夠發力三百公斤,就能把那張桌子劈斷;對,那是理論上,但有幾個人能發力300公斤。

所以說,所謂「直接民主」、「言論自由」、「行政立法的制衡」...這些我們都朗朗上口,但是落實在一個組織要如何運作,特別是這個組織有明確的政治目標,組織成員的參與又有差異時,要如何平衡資訊落差與目標達成的效率?那信任與授權是最基本的運作邏輯,這就是中執評委會存在的目的。

施泰翔所寫的幾篇文章都很用心,理論上都對,我們應該要「行政、立法的分界」、「監督制衡的力量」...云云,只是我覺得綠黨沒有這麼大,大到需要用政府的框架來規範綠黨的組織運作。所以我才會回他,來參與黨員大會吧,實際來看綠黨到底長什麼樣子,不要用想像的樣子來看綠黨。捲起袖子做事後,說的話可能會不一樣。

關於施泰翔說言論不受到尊重的問題,我想從過往的運作模式來說,與黨員溝通應該是祕書處的工作。據我收到兩次祕書處轉來施所寄的信,兩次我個人和翰聲都有回信與解釋,何來不尊重之感?難道一定要照施的「理論」來做,才叫作尊重嗎?至於貼到PTT或苦勞的文章,綠黨中執委沒有監看媒體的職責吧,至少就我而言,我從來不主動上PTT和苦勞,都是從別人在twitter上的轉貼連結才會連上。

我從不主動上PTT與苦勞的原因都一樣,我討厭開放匿名的留言板。所以,接下來我回應關於「刪除匿名留言」一事。1月30日竑廣發中執委群組,問綠黨網站一個匿名留言如何處理,我回信的全文:

「我做網管的原則一向是:匿名,刪無赦。
不敢為自己言論負責的人,憑什麼可以得到別人負責任的回答。
跟匿名者在網路上討論事情,最後只會鬼打牆。
這種不負責任的言論,請他貼到PTT。
以上網管經驗提供參考」

而後,文魯彬回信:「謝謝文彥分享網站管理的原則.贊成.」

關於網管,那是祕書處的職責,干中執委啥事,我才不會越俎代庖,我只是分享網管經驗。文章是誰刪的,決定就是誰下的。

至於刪除匿名留言是不是違背綠黨的網管規則?

有參與過2006年與2007年兩次綠黨選舉的人都知道,當時綠黨的網管就是我,除了網管還生產眾多的新聞稿、聲明稿、新聞聯絡、活動設計,而且當時我們所有人都是無支薪的盡心投入。綠黨當時的網管原則是很明確的,我們在網路社群上也獲得很大的迴響。08、09兩年,我忙於自己的事業,連中執委都沒有擔任,綠黨帳號交出去後,綠黨網站經營的如何,大家有目共賭,我不與評論。

匿名留言要不要刪,那是管理人與使用者之間的共識,可以明定規範、也可以約定成俗。如果綠黨沒有名定規範,那就是約定成俗,而我執掌網管在先,竑廣在後,雖然我們沒有交接到,但不會是我破壞他的規矩,而是他或他的前任者破壞我的規矩。

以上說明,希望能化解大家的疑慮。

星期日, 1月 25, 2009

「綠色」讓運輸更有「效益」

接受台灣新社會智庫的邀稿,藉機將過去幾年對綠色運輸曾經發表過的議論做了一次整理。
----------------------------------------------------------------------------

壹、重新思考運輸的價值

運輸是經濟發展的必要基礎建設,運輸讓物料、人力與資訊得以流通,生產資料要能夠順利的流通、加工、交換,才能創造價值;所以,運輸的型式決定了經濟發展的方式,運輸的效率某種程度也等同於經濟發展的效率。於是,運輸,變成一種重要產業,因為它可以左右經濟發展的樣貌,譬如:火車促成了城鄉移民、汽車創造了休閒產業、網路讓遠距工作變成可能,手機甚至成為孟加拉農村的脫貧工具。但是,也因為運輸成為一種產業,這原本只是創造產值的介質,卻開始認為自己也有產值,於是,汽車持有率成為經濟發展的指標、汽車業成為龍頭工業、經濟衰退時美國花大筆銀子補助汽車業,台灣甚至直接採用價格補貼來鼓勵消費者換車。

運輸的經濟價值不在於它的本體,而是運輸效率的提升所能衍生出的經濟價值,因為每一個新的運輸工具被發明的時候,都代表著新的產業型態與生活革命。也因此,「節能減碳」對於其他產業而言,或許只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但對於運輸業來說,卻是優勝劣敗的「競爭力」,就算在發展經濟的邏輯中,也不允許沒有效率、浪費能源的運輸模式或產業的存在。所以,經濟衰退的時候,正好得以用「綠色」的眼光檢視我們的「經濟動脈」是否已經堵塞。


貳、通路只是經濟發展的配角



1930年代大蕭條的時期,美國大舉興建高速公路,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台灣也起而效尤;這兩個策略,在經濟復甦後分別讓美國與台灣邁向一個嶄新的發展面貌,同時也讓一般大眾認定了交通建設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而後的經濟發展策略,無論是否真的帶給地方實質的經濟效益,居民與政府都認為興建快速道路是必要的建設,只要扛著發展的大旗,柏油路與挖土機可以無往不利。


所謂運輸,無非就是人流、物流、資訊流的管理。倘若交通建設是服膺於經濟發展的邏輯下所設計的,人力、物料與資訊都必須要流通順暢才能夠易地加工,進而創造產值;所以,這三者流動的通路與載具都必須要有最適當規劃,才能發揮最有效率投資。簡單說,從發展主義的邏輯思考,貨要暢其流,道路就必須通順,那人的移動就不能跟貨走在一起,所以,人的移動最好靠軌道運輸,不要佔據道路面積。通訊與網路的發展,可以減少人的移動,遠距的業務的視察與訪談,未來都不見得需要人進行實質的移動。


我們時常詬病台灣的高速公路是最大的停車場,因為道路面積不夠,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地擴建快速道路。可是檢視台灣目前的公路使用狀況,根據交通部2007年的統計要覽,小型車使用高速公路的輛次是大客車、大卡車的十倍之多,簡單說,因為塞車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是因為「沒有效率的人流」所造成的。高達四億七千萬車次的人流,許多是一台車坐著一個人,佔據道路空間,造成運輸效能的降低、能源的浪費,這才是問題的癥結點。


通路絕對不是經濟發展的主角,通路的設計必須要依據發展模式的主軸設計,把公路當成主角的發展策略,只會讓塞車的惡果減損發展的果實。譬如以資訊流與人流為主的內湖科學園區,無線網路與捷運的建置是台北市最晚的;以人流為主的觀光產業,應該發展鐵道運輸,卻是以山線高速公路取代鐵路支線;無論是內湖科學園區或是山線的觀光勝地,無不承受塞車所造成的災難。同樣的,台灣東線的觀光資源,應該以火車提速取代蘇花高速公路。如果交通政策只是想要「一台車凸歸台灣」計劃,結果只會是「一台車龜速走台灣」。


參、殺雞不要用牛刀



根據交通部在2006年所作的「自小客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台灣地區自小客車使用者通勤距離在0-5公里之內的佔13.8%,5-10 公里則是24.5%,也就是說,平日在道路上有將近百分之四十的的自小客車其行駛的距離不到10公里,也就是說我們的道路面積、停車空間、塞車成本被這些通勤距離不到10公里的自小客車侵佔,無論從環保或經濟的觀點,道路資源如此被濫用是何等可怕的事情。


每種交通工具都有它最有效益的使用方式。自行車是0-10公里、機車是20公里左右、汽車是50公里左右、火車是100公里左右、快速鐵路是500公里左右、飛機是500公里以上。適當的把人流分散在不同的交通工具上,才能有效提升道路運輸的效能。目前問題最嚴重的是政府對於小汽車的過度投資,無論是道路開發、停車場的興建等等,所以結果是民眾對於小汽車的過度依賴,最後造成市區道路癱瘓以及鐵道運輸經營困難。


要提升運輸的效能,就必須分散小汽車的使用強度。從「自小客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的統計就可以知道台灣各都會區的城市尺度與生活圈其實不大,有半數人日常生活的活動範圍大概在10公里以內,這樣的生活型態,就算騎腳踏車也是半個小時可以到的路程,本來就不應該以汽車為主要的運輸工具。道路面積、停車空間、公共設施都應該進行合理的重新分配。近年來許多地方政府雖然大力興建自行車道,但多是興建在郊區與河濱,雖然帶動自行車的休閒運動風,卻沒有取代民眾日常通勤對機動車輛的依賴。真正要讓自行車成為市區內的通勤工具,就應該從空間分配的合理性著手,把市區內的車道寬度從3.5公尺縮減為3公尺,劃撥13.8%的停車空間給自行車,唯有從空間的合理分配,才可能抑制小汽車的使用率,同時增強民眾使用自行車的動機。此外,交通安全宣導的資源與人力,也需要兼顧取締車輛違規以及自行車的安全教育,減少民眾對自行車通勤的安全疑慮。


肆、 摩托車限速,一石三鳥

台灣平均每四個人就有一輛汽車,每兩個人就有一輛摩托車,私人載具使用狀況之浮濫,顯示大眾運輸工具的使用狀況無法符合台灣人的生活型態。KTV、豆漿店、超市、甚至眼鏡行都有24小時的經營模式,可見台灣人的生活型態是充滿彈性與機動。這樣的生活方式與私人載具的普遍性具有相互增強的效果,我們無法禁止24小時商店的經營模式,大眾運輸工具又不可能提供如此彈性與機動的服務,那就不可能減少私人載具的依賴,特別是摩托車。所以,許多交通部門的學者、官員想盡辦法要抑制摩托車的數量而不得其法的原因在此。


既然知道台灣人的生活方式是如此,就必須接受摩托車是台灣人生活方式與文化的一部分,從綠色的角度,我們就不只是著眼於摩托車的數量問題,而是如何「綠化」它。電動摩托車所佔用的道路面積、公共空間、能源消耗、製造過程所產生的廢料都比電動汽車少,更別說是與傳統動力的汽車相比。再次強調,因為台灣都會區的尺度不大,所以台灣的摩托車使用率才會如此之高,再加上台灣特殊的生活型態,台灣綠色運具的發展前景應該放在電動機車上,而非追隨、等待歐、日研發的新能源汽車上。發展電動機車的門檻比新能源汽車來的低非常多,而且以現有的技術早就可以普及。只因,電動機車一直沒有受到官方重視,機車又承接了交通部門官員與專家對它的偏見與污名。


目前電動機車無法普及的主要問題還是在於性能與傳統摩托車的差距,雖然兩者價錢有些差距,就算政府做補貼,但那差距是不可能讓消費者購買性能比較低的產品。不過如果要說實用性,續航力、速度與便利性,應付一般用途早已是綽綽有餘。所以,如果不對傳統摩托車作一些限制,電動機車是永遠不可能產生市場、也不可能取代傳統摩托車。


姑且不論空污的問題,傳統摩托車還有道路安全的問題,機車事故死亡人數佔了總人數的六成。觀察汽、機車在道路上的使用狀況可以發現,兩者因為行車速度相等,形成競爭關係,甚至機車的加速度更快,機車很容易穿插在汽車的車陣中,所以彼此發生碰撞的機率就會大幅度的增加。要減少相互的競爭關係,除了空間上區分專用車道外,利用速度差來形成兩種交通工具的自動分流才是一勞永逸的方式,畢竟,並不是每一條道路都可以劃分機車專用道。


根據交通法規,全台灣沒有一條道路允許500c.c.以下的機車車速可以超過時速50公里,而機車的特殊使用文化既然已經無法改變,又已經放寬重型機車的使用辦法,那休閒用的重型機車與通勤用的一般機車的對待方式就必須區分開來。所以,500c.c.以下的機車應該在出廠時就以特殊零件予以限速,而且嚴格禁止車商以象徵速度、馬力等形容詞作為通勤用機車的廣告行銷辭彙。


一旦通勤機車的速度被限速50公里,所產生的效益有三。第一,因為速度與汽車造成差距,可自然產生分流的效果,絕對可大幅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機率。第二,因為速度與電動機車一樣,當性能一樣,價格產生落差之後,電動機車的市場就被創造出來了。第三,減少催油門,對於節能的效果也是有加分的效益。


伍、隨手叫車,二氧化碳多很多



在對抗全球暖化的時代,大眾運輸工具是格外重要的角色。但是大眾運輸工具為了顧及成本效益,勢必缺乏彈性與效率,而計程車正好得以彌補大眾運輸工具的彈性與效率。所以,計程車的公共性角色應當要被凸顯,有別於過去大眾對於計程車或計程車司機的認知,這個行業不是路邊小販、不是失業人口的吸納場所、不是單純的自營商,因為至少自營商可以自行決定售價,但計程車不行。也因此,政府既然規範了計程車的費率,就應當有更積極的措施來提昇這個行業的品質,以及保障從業者的生存環境。


當前油價起伏不定,造成計程車的營業困難,特別是民眾的財富縮水後,搭乘計程車的意願也會降低,所以計程車費率一旦漲價,恐怕又會擠壓到載客量。如果計程車的載客量減少,卻因此造成計程車空轉率或廉價私人載具(摩托車)數量的提高,那將會降低計程車扮演「準大眾運輸工具」的效益。因此,油價高漲,政府若不進行補貼,就只能選擇調漲計程車費率,但是無論對於運將或公共利益而言,都是個兩難問題。


營業用車改裝為瓦斯車,不但可以降低空氣污染,對於燃料成本更可以大幅降低,這已經為許多國家採取的措施。台灣雖然也有補助辦法,但瓦斯車還是僅有8000多輛而已,以車輛密度(輛/平方公里)相比,相對於香港、韓國、日本、上海等地,是數倍到數十倍的差距。因此,倘若政府能趁著油價高漲之際,順勢將計程車 輔導轉為瓦斯車(LPG),讓計程車成為一種「綠色運具」,不但能夠降低計程車費率的漲價壓力,同時可以讓「準大眾運輸系統」的效益更顯著。


根據交通部95年計程車營運調查報告中的問卷指出,計程車司機最希望政府能進行車牌的總量管制。可是實際上根據公路法39-1條之規定,計程車牌是有依照 縣、市人口及使用道路面積成長比例進行總量管制,但第二款卻又開了一個後門,個人車牌不在總量管制之列,造成個人車牌的數量是年年增加。總量管制的失效, 讓市場呈現過度飽和的狀況,造成計程車的營運困難與空車率的增加。


計算台北都會區人口數與計程車輛數之比為96.2:1,對照其他各主要城市人車比,如:日本東京人-車比為212:1(2000年)、香港人-車比為230:1(2001年)、新加坡人-車比為222:1(2000年),可見台北地區之計程車車輛數確實偏高。


台灣現行的職業駕照取得相當容易,只要通過考試、參加半日講習即可取得;也因此,計程車業吸納了大量的中途失業人口。當政府只有規範費率,對於進入門檻和總量的管理鬆散時,造成不分車齡、車況、服務品質,以相同的價格在相同的市場中憑運氣競爭,很容易變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這種市場環境,對於那些願意自我投資、改善服務品質的業者而言是種懲罰。


許多國家對於進入計程車業的門檻都相對的高,計程車司機必須通過顧客服務與地區知識等課程訓練,顧客服務內容有:法規、顧客服務技巧與禮儀、溝通技巧、特殊服務等;而地區知識則包括閱讀地圖能力、與對本地區主要活動地點熟悉等。提高計程車業之進入門檻,可以提昇計程車司機的專業與形象,亦成為計程車總量管制措施之一。


目前政府對於計程車的價格補貼有兩項:2005年實施汽燃費與牌照稅減免,每台計程車平均減少1.5萬元左右的開支,可是國庫卻減少了13.5億的歲入。先前因應油價高漲,每公升再補貼兩元,國庫再次失血20億。雖然計程車作為「準大眾運輸」,政府投入資金來穩定費率是可以理解,但價格補貼終究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改裝瓦斯車的成本大約是每台車4.8萬元,可是政府目前投資在計程車稅費減免與油價補貼上已經達3.5萬/車/年。只要三年的價格補貼預算,都可能讓全台灣的計程車改裝成瓦斯車,以及補助加油站增設加氣設施。改裝為瓦斯車後,行車效率沒有減損,而每公升所減少成本卻是14元,與僅僅2元的油價補貼差距甚大,其減少空汙的成效將是更大的社會集體利益。


根據台北市交通局的調查,計程車司機平均每天工作10小時,約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空轉。台北縣市共有六萬輛的計程車營業,如此算來,光是台北市的計程車,保守估計每天就有73萬公升的汽油因為空轉就如此無意義的蒸發,相當於增加了台北市1708萬公噸 的二氧化碳。若再加上計程車所造成的塞車與運輸效率的損耗,台灣每天浪費的能源非常可觀。


無論是燃油或燃氣,因為空轉而造成的能源損失都是浪費。電話叫車系統 需要投入較大的資金,但消費者搭乘計程車的習慣是即叫即停,僅有11%消費者使用電話叫車,不公平的市場讓良莠不齊的計程車一同在市區街道競爭,願意自我投資的計程車業者無法獲得合理的回饋。所以,改變消費者路邊攔車的習慣,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費,降低計程車不必要的燃料成本,才是環保與業者的雙贏局面,提升效率才是邁向綠色運輸的王道。


陸、使用者付費,天經地義

與韓國、日本、香港、新加坡相比,台灣的購車成本(關稅、貨物稅、車價)相對較高,但使用成本低很多(牌照稅、燃料稅、停車費、油價)。這代表只要個人收入跨入購車成本的門檻,台灣人就會想買車,更何況現在刷卡付頭款這麼方便,所以擁有私家車的門檻是非常低,台灣小汽車的成長速度是非常可怕的。再加上台灣有1300萬輛摩托車,台灣機動車輛的密度排名全世界第四名。


無論汽機車,台灣的燃料使用費是依據排氣量大小而隨車徵收,用途為公路之養護、修建、安全管理之用。因此,就稅捐的性質而言,台灣目前的燃料費應該是路稅而非燃料稅。目前的燃料費的使用方式是按各地方政府登記之車籍數量做分配,因此,登記車牌越多之縣市有較多道路修建費用,道路建設越多等於鼓勵小汽車之發展,形成相互增強的效果。


目前唯一隨油徵收的附加稅是空污費,不過每公升只課0.3元,完全不構成壓制消費的門檻。當購車成本的門檻不高,使用成本又沒有真實反映使用者的使用方式,再加上台灣人普遍佔用巷道、騎樓作為免費的停車空間,高速公路在同一都會區裡不收費。這些違反使用者付費的模式,都代表著沒有使用私人載具的人在補貼那些開車、騎摩托車的人。因為政策的失當,讓這些私人載具的使用者得以廉價的享用道路面積、公共空間,消耗我們的空氣與環境資源。賦稅不公平制度,導致公共財不斷地被竊奪與消耗。


柒、微軟不能成為通行證

網際網路的發展,再次改變了人類的經濟與交通模式。無論是資料的傳輸或人與人的溝通,因為網路的發達,可能取代掉一部分原本需要靠郵遞、親訪才能做到的事,而且隨著頻寬與普及率的加寬、加大,取代的比率只會越來越高。網路,是綠色運輸不可不談的部份。


資訊產業未來的趨勢是隨著頻寬與普及發展的,所以手持式的上網工具會越來越普遍,代表人類將可以無時無刻的生活在網路的蜘蛛網中傳遞訊息。因為頻寬足夠,所以未來的趨勢是軟體與儲存空間放在遠端,手持的機器將只是一個具有基本運算能力的上網瀏覽器,硬體的需求將越來越少,低價電腦、手持式的上網工具將成主流。我們從此將擺脫微軟和英特爾所設計的套利陷阱,無需持續追求「硬體升級的夢魘」,Win95用 Pentium II、Win2000用Pentium III、WinXP用Pentium 4,去年推出的Vista就要升級到Pentium d雙核心處理器。硬體升級、追逐運轉速度、物資浪費等等的情況將會因為遠端技術的提昇而改善,環境被大量的科技垃圾所毒害的腳步將可能減緩。


台灣是全球資訊產業的龍頭,可是無論是公家機關、學術單位、提供公共服務的銀行,在網路使用的介面卻往往對使用自由軟體的人很不友善,好像只有使用微軟的機器才具有通行證,使用微軟才可以下載政府表單、閱讀年報、註冊選課、銀行轉帳。目前全世界使用微軟的比例在逐年下降的情況下,我們的公共服務卻還是偏差的對待非微軟的使用者。


「尊重多元」綠色政治的核心價值之一,無論是在生態、文化、資訊等種種環境,這道理都是一樣的,多元象徵活力與健康,單一代表風險與危機。前往多元的道路上,需要的是尊重與平等;相反的,在單一的環境裡,充斥的是忽視與壓迫。被微軟所壟斷的軟體環境,不但充滿風險與危機,也箝制了軟體發展與創新的可能性;所以,自由軟體與開放格式的價值就在此,不但可建立較為安全的資訊環境,為創新發展提供豐沃的土壤,更是資訊正義的展現。


捌、結論

綠色運輸並非只是運具的節能減碳,而是必須從事前的規劃著手,不斷地檢視目的與效益,有效率的傳輸,交通才有意義。無效率的管路,就算花了大錢鋪設,也只是浪費。交通必須先與建設脫勾,做好效益評估,建設才有才可能有效益,而非為了建設而建設。綠色運輸不需要等待高科技的運具,只是有效率的管理與妥善規劃而已,從提升運輸效率從而提升經濟的競爭力。


本文同時發表於台灣新社會智庫生態綠部落格

星期日, 8月 24, 2008

公平貿易公平誰?

昨日參加台灣公平貿易論壇的小型聚會,因為時間的關係,有些精彩的問題來不及回應與討論,試著做些筆記...

1.A君問:公平貿易到底公平誰?
其實A君後來自己所述已經回答了自己的問題---公平貿易運動就是那些發達國家(殖民母國)的救贖行為。所以,公平貿易當然是公平農民,而不是公平消費者。它的邏輯是,公平的對待農民,才有可能期待農民會公平的對待土地。所以,生態、環保或所謂的「有機」是公平貿易的副產品。
倫理消費運動在咖啡產業的實踐有好幾個系統,「公平貿易」只是其中一種,另外還有「鳥類保護」、「雨林聯盟」、「蔭栽」、「有機」、「UTZ」、「Deterra」等。每個系統都有他的認証標準,每個標準背後代表的是它在「倫理」上所訴求的重點,有社會倫理、有生態倫理、有生產倫理,各項標準不衝突,但有主從之別。

2.B君問:為什麼要減少說故事的成本?
在1997年以前,總共有14個國家的組織進行公平貿易的推廣,雖然公平貿易運動已經倡議了四十年,但是力量還是非常微小。原因在於「缺乏一致的標準」、「缺乏統一的識別」。每個推廣組織的標準不同時,消費者的信賴感就無法累積(舉例:比利時認為公平的採購價是1元、荷蘭認為公平的採購價是1.5元、英國認為2元才公平,最後消費者無所適從),所以,才有1997年公平貿易標籤組織(FLO)的誕生。FLO花了5年的時間完成各種產品的認証與授權標準,2003年在全世界同時推出新的認証標籤(美國、加拿大、瑞士等三國的標準統一,但標籤沒換),公平貿易才算有一個運動規模(這幾年「公平貿易」這個詞很紅火的原因在此)。因為FLO解決了標準與識別的問題,所以,2003年起至2006年止,公平貿易的貿易量每年超過50%的成長(FLO的2007年年報)。這個貿易量代表的不是這個產業很賺錢,而是愈來愈多的農民與土地因為公平貿易的認証系統而被照顧。
說故事是必要的,1997年以前都靠說故事,但如果要擴大倫理消費運動的規模,不能只靠說故事。我們不是賣故事、不是賣愛心,如果希望有愈來愈多的農民與土地被照顧,就需要系統性解決方式。

3.關於童工
禁用童工是個原則,FLO在執行上依據產業、產地有不同的標準,更具體的原則是「兒童參與生產的同時,不會妨礙他們的教育、玩耍和健康,工作時得到充足的營養膳食」。更詳細的標準與規範都在FLO官方網站中關於生產者認証部份的說明裡。

3.關於認証與標準的效益
我常開玩笑說,等到某天忠孝東路上那些跑單幫擺地攤的也說是「公平貿易」產品時,就代表我們成功了(~冷笑)。就如同「有機」一樣,連傳統市場拎一個扁擔賣菜的阿伯也會朗朗上口說,這我自己種的、自己吃的,你放心,沒灑農藥,都是有機的...

我不是貶抑賣菜的阿伯,或許他說的是真的,如果我是個消費者,可能會去他的菜園看一看。但我自許自己不只是個挑剔消費者,做為一個運動的倡議者,如何讓愈來愈多的農民與土地被照顧,才是我關注的事。

特別是公平貿易的農產品與有機農產品不同,有機或非有機,拿去化驗就知道,可是在公平貿易的體系裡,同一棵咖啡樹、同一棵可可樹、同一株棉花、茶樹,結出來的果子命運大不相同,有的果子很幸運的賣給公平貿易商,農民拿到比較好的價錢,可以大部分的果子還是進到自由貿易市場,由期貨市場來決定價錢。所以,公平貿易認証,認証的不是產品,而是每個交易主體之間的買賣關係是否公平,「透明」是判定交易關係中最重要的精神與原則,每一個交易的環節需要稽核的重點也在此,否則進一噸、賣十噸(其他九噸也驗不出來),不但傷害農民利益,也傷害消費者感情。

聽到認証,或許很俗氣,但那是個運動發展的軌跡,就如同我昨日所說,「公平貿易」這四個中文字,大家都認識,但如果不了解這個運動發展的軌跡與歷史課題,就會無法分辨到底公平貿易要公平誰。

此外,許多人或許認為認証需要花很多錢,需要投入很多資本,實際上,生態綠是幾位曾經在非營利組織或現在在非營利組織的窮鬼組成的,不是開著賓士賣公平貿易豆,也不是花了400多萬買一間店面來賣公平貿易咖啡。我們能夠負擔認証的成本,對於開賓士的、買店面的應該只是舉個小指頭般容易的事,特別是開賓士的自稱一年有好幾百袋的銷售實力,那不是更輕而易舉?(那自稱幾百袋的,怎麼算都只有三隻公平貿易豆,光三隻豆可以賣幾百袋,還可以供應公平貿易的義式咖啡,那才真讓我佩服!!)所以,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Licensee。

台灣可不可以有自己的公平標準,或許可以有(如果這樣可以比較有尊嚴與主體性),只是台灣如果要發展自己的系統,或許應該先看看那些國際組織是怎麼做的,現在Goolge這麼方便,連Google翻譯都讓語言再也不是問題,花時間在冥想,還倒不如具體的看看別人多年來實作的成果。

看看台灣「有機」這兩個字的發展狀況,到底「有機」是個標準,還是個形容詞?如果有機是個標準,對農民、農地、農業有利還是商人有利?當有機變成形容詞後,又是誰得利?認証有它的缺陷,不可否認也解決些問題,如果否定了認証,又如何解決人人有一套說故事的劇本,各唱各的調的問題?

一個總和58個生產國,21個倡議組織共同制定的標準,是單一還是多元?因為不想跟人家一樣,說一套自己的方式,是標準的單一(自己訂的),還是利益的多元?這問題有點複雜,或許值得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