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問題,就是正義問題。誰消費?誰污染?誰承受?誰又有能力逃避?...沒有社會正義,就沒有環境正義!

公平貿易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slide 1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This theme is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Bandara - Premiumbloggertemplates.com.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slide 2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This theme is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Bandara - Premiumbloggertemplates.com.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slide 3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This theme is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Bandara - Premiumbloggertemplates.com.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slide 4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This theme is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Bandara - Premiumbloggertemplates.com.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slide 5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This theme is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Bandara - Premiumbloggertemplates.com.

星期日, 4月 25, 2004

交通政治學

前一陣子從台北市長馬英九開始對行人安全問題發飆之後,社會上對於交通問題進行一連串的討論。長久以來漠視自行車和行人權益的環保署、交通部也爭相表態,讓台灣朝向永續發展的方向邁前一步,也終於停止這一年來因為總統選舉所引發的政治口水戰,將社會議題導向正面有意義的討論。比較可惜的是,行政官僚在這一連串的討論只是象徵性的給予行人和自行車一些施捨,仍然缺乏積極性的手段,可以想像這樣的發展最後想必還是紙上畫畫、牆上掛掛的聊表心意,與真正建立一個對人與環境友善的交通環境還是差了一大步。

全球氣候暖化的問題日益嚴重,因此近年來國際上對於全球暖化問題成因進行一連串討論,其中交通問題是最重要的課題之一,根據OECD的統計資料,全球溫室氣體 (COX、NOX) 的排放有50~70%是來自於汽機車,當然其中排放量的比例以北美洲、西歐以及日本就佔了73%左右,但近十年來東南亞和中國隨者經濟發展已急起直追。這樣的環境課題所暴露的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一個高度的政治問題,全球環境的惡化是由少數富裕國家所造成的,但後果卻是全體人類和生態一起承擔。

從全球、下到國家、再下到區域的層次都是如此,少數先富裕的個人開始擁有私人汽車,在運輸扮演經濟命脈的角色下,私人汽車就堂而皇之佔有大部分的資源,開闢道路、停車場、交通管控,最終的荒謬就是當大家都塞在路上的時候,這一切的投資都變成沒有意義,並且社會蒙受經濟的損失和環境的惡化。在曼谷,經濟學家統計因為塞車造成泰國四分之一的GDP損失。

從資源分配和社會責任的角度看,交通不只是如何順暢的問題,而是社會正義的問題。汽車造成環境破壞、佔用公共空間,政府還要闢建道路、停車場為汽車服務,一個正義的社會怎能對這樣的問題視而不見。一個公平正義的政府應該在政治的高度上給予這些弱勢且對人和環境友善的交通工具更高的位階 (political priority),政府對於行人、腳踏車、公共運輸工具等的投資,絶不應只是提供給人民另一種選擇而已,因為汽車的強勢,若不採取壓制私人汽車的手段,汽車永遠是行人和腳踏車的威脅,所以這不是馬英九式的道德勸說或交通部、環保署的施捨可以解決的。

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是個老城市,街道本來就不寬敞,主幹道左右最多不過是六線道,但是一線給公車、一線給腳踏車,只給汽車一個線道,如果要開車的人就只能慢慢忍受20英哩的限制;德國禁止辦公大樓提供車位給員工,新建大樓也限制停車位的興建;在東京和香港,沒有停車位的証明文件禁止買車;在新加坡和倫敦,開車進市區需要付塞車稅;美國加州禁止餐廳和購物中心提供免費的停車空間。在台灣開車的成本是否太低,行政官僚一直沒有進行檢討;開車成本低的結果會造成社會成本的增加(污染、塞車),而社會成本卻是社會整體共同承擔,造成不公平,然後交通品質的低落又造成經濟力的損失。

我過去在台北是腳踏車的通勤族,幾乎每天從台北縣新莊市騎到台北市信義區,單程17公里,所花的時間不過是50分鐘,比公車和開車快很多,跟摩托車也差不了多少。台北市的尺度本來就不大,最適合發展腳踏車,騎腳踏車從東到西、南到北,最多不過是40分鐘。這些官僚最大的問題是從來沒有騎車通勤的經驗,還是以開車族的眼光看行人和腳踏車,如今計畫把腳踏車車道放到人行道上,但為何腳踏車要扮演排擠行人的兇手?為何不是縮減汽車車道而將空間讓給腳踏車?這種汽車本位的心態如何能建立一個永續發展的城市,令人存疑。

長久以來台灣政府在交通問題的放任與漠視,造成民眾只能自立自強。有點錢的人就買小汽車,沒錢的人也買輛摩托車。政府在交通問題上缺乏總體計畫與考量,只知道建馬路、建停車場,甚至犧牲一切也在所不惜。去年台中東海大學差點被腰斬、如今蘇花高速公路又將破壞台灣最後一塊淨土。如今興建腳踏車道基本上還是汽車中心主義的規畫,這種以硬體建設作為功績而便宜行事、缺少品質和社會正義的政治文化如何才能改變?

星期二, 3月 16, 2004

Environmentalism and Cultural Theory

最近翻了一本書, "Environmentalism and Cultural Theory" by Kay Milton , 還沒看完,
內容挺有趣的, 聯想到我前陣子觀察一些台灣和英國經驗的差異
我想, 若只是就政治經濟學談環境問題, 幾乎都已經被人談爛了,
大概只能在既有的框架下解釋台灣問題, 寫論文不會有什麼大錯, 頂多就是不夠嚴謹
所以, 也想附庸風雅一下, 從文化研究談環境問題, 這樣似乎也蠻有趣的

台灣人的環保意識與整齊清潔似乎有某種關聯, "環境衛生"這個辭不知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
不可否認, 環境與健康問題是有絕對關係, 衛生和健康也有關係, 但環境問題不等於衛生問題
台灣的衛生教育是從日本殖民開始根植, 環保署/環保局的業務是從衛生署/衛生局劃分出來
乾淨清潔是文明的生活方式, 似乎也跟二十年前"日本能我們也能" "新加坡能我們也能"有關
大膽假設台灣的環保意識是從衛生這個詞衍生出來的
所以就連資源回收好像變成一種公民道德似的處理垃圾的行為規訓, 鮮少在消費和生產端進行資源利用的反省
相對於英國首次對環境問題關注是從倫敦大霧開始對工業文明進行反省
但台灣似乎跳脫了這一段, 對於工業文明的反省不夠深刻,
也因為英國有較為深厚的資本主義土壤, 資源利用與市場觀念有比較好的結合, 但他們不會將環保與衛生連結在一起
例如:
英國物品維修和再利用的經濟活動還存在(幾乎啥東西都可以修)和大量的二手商品市場 VS 台灣壞了就丟的大量廉價劣等商品
水電瓦斯汽油貴 VS 台灣便宜
倫敦資源回收只有13% VS 台北超過40%
英國人亂丟垃圾,煙蒂 VS 台灣人某種程度已經被馴化

此外, 環保運動和九O年代愛鄉愛土的本土化運動也密不可分
環保也變成一種神主牌, 垃圾費隨袋徵收,資源回收, 禁用塑膠袋政策...冠上環保一詞就似乎風行草偃
沒有左右對詰的傳統, 資源既沒在市場裡好好的被計算, 也沒在公共領域裡被保護好
環保只是一項項好似衛生教育一樣從上而下的馴化過程

政治經濟學只能看到資本主義結構性的問題, 籠統地揭露資本主義生產模式對自然資源的剝削
但無法解釋英國和台灣的某些現象的差異
在一個資本主義的大框架下, 環境危機卻似乎以不同的形式和面貌發生在不同的社會
在運動的操作上要該要針對不同社會的文化根基進行進行分析
如此才能事半功倍的掌握社會的動能, 進行意識形態的鬥爭

星期一, 2月 16, 2004

廢票不虛無 別讓兩黨政治更穩固

我跟工運沒啥淵源,跟工運團體更沒恩怨,但我總覺得可惜,一場廢票運動被一些狹隘的左派團體搞的烏煙瘴氣。別人想到要做些什麼,就先想別人有何企圖,自己還沒想到要做什麼,至少可以罵別人做的不好來扯後腿,此種行徑與藍、綠政黨沒兩樣,提不出對台灣總體未來的想像,只顧著自己內鬥,離人民越來越遠。

雖然工委會作為一個工運團體提出廢票運動,但廢票運動可能發酵的範圍絕對不只是工人階級。若放大格局看,兩黨政治所累積的民怨,當然不只有在工人階級,無論作為一個工運團體或其他社會進步團體都應該放眼當下的政治現實與社會矛盾,團結共同利益的朋友、聯合次要的敵人、打擊主要敵人。若執著在狹隘的恩怨而失掉一個創造未來共同利益的機會,甚為可惜。一段時間不在台灣,並不清楚工委會廢票運動的內容,但如果對社會的觀察侷限在階級問題而缺少對台灣社會與政治發展的宏觀想像,搭不上順風車而搞社運是很辛苦的。

如果短時間裡我們無法立即取得自己要的東西,但也該不時地累積或創造未來可以取得的機會。所以,若以社運的角度和總體利益來觀察台灣政局的走向,廢票運動是有機會可以集結社運、社福團體在這次選舉裡的利益的最大公約數。以下是我簡單幾個推論:

< 兩黨政治永遠是兩個既得利益團體的競逐 >

社會進步團體是永遠的反對者,永遠不會是社會的多數。而社會進步力量最有力的角色不能依附兩黨政治的遊戲,形成政黨政治裡的關鍵性少數才是最有發揮空間的角色。從美、英兩國的經驗可以看出,兩黨政治的遊戲只是逐漸形成兩個形貌相仿的既得利益集團在競逐,而台灣的藍、綠更不知有何差別。藍、綠兩黨在這次選舉裡對於社福的施捨、社會改革的呼應也只是虛應故事的空頭支票比賽,一場沒有討論,沒有討價還價的交易,無益於社會的進步。如果社運團體期待以施壓的方式等待兩黨的承諾,只是累積未來會滴下的眼淚和壓縮未來第三勢力的發展空間。

< 廢票不虛無 撐出未來的第三空間 >

台灣兩次總統選舉的投票率和總得票數都出奇高,假若這次兩黨總得票數還是超過七成,將象徵兩黨政治發展方向的穩固。如果兩黨政治常態性的穩固,台灣人民未來不是會對政治逐漸失去興趣,就會對自己的力量失去信心,比較美國與歐洲多黨政治可知,多黨競爭是有助於人民團結與政治參與。在台灣兩黨政治尚未成熟前,我們要儘快擺脫兩黨政治的惡夢。兩黨的總得票數影響未來台灣的走向,倘若壓縮兩黨得票總數在六成五或甚至六成,那將是全民對兩黨政治的唾棄,這是第三空間發展的基石。廢票或不投票都象徵台灣未來第三勢力的空間,一點也不虛無。

< 順著路走 別急著提內容 >

廢票運動的最大目標就是不要讓兩黨政治穩固,這可以是目前所有對藍綠陣營不滿的民眾的最大公約數,無論是堵爛投廢票、冷漠不投票都好。選民要從堵爛、冷漠、覺悟、再到重新選擇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社會進步的過程是動態、持續而緩慢的,營造人民能夠反省的環境比逼迫人民選擇更重要,所以,社會進步團體別急著提內容,更無須推出第三組候選人,當選民還沒有覺悟前,不小心讓選民有了比較的標準,逼迫選民思考只會讓他們靠著有限的理性回到二擇一的遊戲。倘若讓兩黨政治更加穩固,社運團體將得不償失。

< 未來可以是第三、第四、第五 >

未來的第三空間是什麼,別急著猜測、更無需定下內容。現在急著詮釋或提出任何的論述都有可能排除其他的社會力量。倘若真有第三空間出來的機會,它更可能發展出第三、第四、第五,可以有階級政黨、環保政黨、福利政黨或甚至是同志政黨。社會改造的道路很遙遠,無需急於一時,社運團體該先團結共同利益之盟友來創造有力環境,打破人民對兩黨政治的迷思與冀望,等待時機成熟再分頭收割。社會進步力量要形成關鍵性少數政黨,營造多政黨政治的合縱連橫才能避免兩黨政治的綁架,這才是社運團體長久的利益。

結論:

以放棄選擇台灣第三任總統姓連或姓陳為代價,用來換取台灣未來邁向多黨政治可能性,這樣估算廢票運動並不虛無。如果過於莽撞或將自己私人恩怨放在社會整體的發展利益之上,那才是傷害社會運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