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問題,就是正義問題。誰消費?誰污染?誰承受?誰又有能力逃避?...沒有社會正義,就沒有環境正義!

公平貿易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slide 1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This theme is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Bandara - Premiumbloggertemplates.com.

星期二, 5月 17, 2005

上善若水,與水為善

水的二元性陽光、空氣、水是孕育生命的三要素,這三要素因為工業化的發展有些許變化,其中水和人的關係變化最大。我們現在所照的陽光,或許紫外線高一點,但是和一百年前人們曬太陽的方式,基本上沒什麼不同,只是有些人出門會擦點防曬乳液;我們現在呼吸的空氣,或許二氧化碳多了一點,同樣和一百年前人們呼吸的方式也沒什麼不同,只是有些人或許會帶個口罩出門;但是我們現在喝的水,和一百年前的水卻是非常地不一樣。相對於陽光和空氣,水所帶來的浩劫並不是從工業革命開始,大河文明所代表的就是人類和水的拼搏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顯示出水的二元性,因此大禹「治」水,就是以人類的智慧馴服水的不穩定性。人與自然水的疏離而今,現代工業為「水」的治理提供穩定的技術,讓人們得以便利的汲取水的有用(善)資源並排除水可能帶來的災難(惡)。剛開始也不過是一百年前的事,在那之前的人或許取水不易,但基本上「水」是不會被拿來賣的。此外,現代人很難接觸到自然的水,日常生活所接觸的都是從水龍頭流出來---無色、無味、純淨的自來水,或是一瓶瓶擺在便利商店裡販售的礦泉水。以前的人可以隨興地到溪邊或埤塘裡玩水、摸魚、摸蝦,現代人卻必須要透過付費的水上樂園、釣蝦場、游泳池才有機會享受戲水之樂。人與水文化的疏離近代科學技術大規模的介入人與水的關係,也因為過於依賴科技,我們也逐漸喪失與自然水相處的機會與能力。英國生態學家Ju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