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問題,就是正義問題。誰消費?誰污染?誰承受?誰又有能力逃避?...沒有社會正義,就沒有環境正義!

公平貿易

星期二, 5月 17, 2005

上善若水,與水為善

水的二元性

陽光、空氣、水是孕育生命的三要素,這三要素因為工業化的發展有些許變化,其中水和人的關係變化最大。我們現在所照的陽光,或許紫外線高一點,但是和一百年前人們曬太陽的方式,基本上沒什麼不同,只是有些人出門會擦點防曬乳液;我們現在呼吸的空氣,或許二氧化碳多了一點,同樣和一百年前人們呼吸的方式也沒什麼不同,只是有些人或許會帶個口罩出門;但是我們現在喝的水,和一百年前的水卻是非常地不一樣。相對於陽光和空氣,水所帶來的浩劫並不是從工業革命開始,大河文明所代表的就是人類和水的拼搏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顯示出水的二元性,因此大禹「治」水,就是以人類的智慧馴服水的不穩定性。

人與自然水的疏離

而今,現代工業為「水」的治理提供穩定的技術,讓人們得以便利的汲取水的有用(善)資源並排除水可能帶來的災難(惡)。剛開始也不過是一百年前的事,在那之前的人或許取水不易,但基本上「水」是不會被拿來賣的。此外,現代人很難接觸到自然的水,日常生活所接觸的都是從水龍頭流出來---無色、無味、純淨的自來水,或是一瓶瓶擺在便利商店裡販售的礦泉水。以前的人可以隨興地到溪邊或埤塘裡玩水、摸魚、摸蝦,現代人卻必須要透過付費的水上樂園、釣蝦場、游泳池才有機會享受戲水之樂。

人與水文化的疏離

近代科學技術大規模的介入人與水的關係,也因為過於依賴科技,我們也逐漸喪失與自然水相處的機會與能力。英國生態學家Jules Pretty說,「許多關於自然和地球的故事都紀錄在方言裡…當我們遺忘這些故事的時候,就是生態浩劫的開始 。」(註一)這句話驗證了最近所發生的水災。民間俗諺有這樣的說法「雨打黃梅頭,連下四十五」,意思是一入梅就下大雨,那這個梅雨季會連下四十五天雨。今年大致是五月一日入梅,而當天北部山區都降下一百毫米以上的豪大雨,可惜氣象人員自認是學科學的,不採信幾千年的經驗法則,不但沒法做長期預測,常是豪大雨下得到處淹水,才趕緊補報「豪大雨特報」。(註二) 自然的災禍不是現代才有,人類在自然界幾百萬年的發展歷史裡,一定是有一套「趨吉避凶」的智慧才得以存活下來。

從「趨吉避凶」到「造吉抑凶」

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支配慾望不斷擴大,漸漸的人類對於自然界的態度從「趨吉避凶」轉變為「造吉抑凶」。「趨吉避凶」是人類生物本能所累積出來的智慧,而「造吉抑凶」卻是人類依賴科技所衍生出來的自大。其實吉與凶、善與惡是人類自我中心所評定的價值,許多的災難(惡、凶)只不過是大自然的現象。「利」字當頭的時候,我們認為這些會妨礙人類利益的自然現象都必須被限制。於是我們攔砂築壩,以為可以調節洪水流量、充分利用水力,卻沒想到在下游發生河床裸露和海岸線退縮;然後我們又只好築海堤,與海爭地;我們害怕河水氾濫,於是我們興築河堤,從一百年的防洪頻率到一百五十年、最後到兩百年,雖然堤防不斷加高,每年的豪雨季節,缺口還是被憤怒的河水找到。我們污染了市區的河水和圳溝,當它變黑了、發臭了,我們就想將它加蓋成為馬路,利用它最後一點的剩餘價值。

「與水為敵」還是「與水為善」

檢視這幾十年來台灣的治水政策,是「與水為惡」、「與水為敵」的邏輯思維,所以人和水的隔閡,如同堤防一般,越築越高。當這堤防高過我們視線時,只要水龍頭的水有在流、便利商店的礦泉水有在賣,河水臭了、枯了、死了,似乎都跟我們沒關係了。

當人們忘了自然水的樣子、味道、顏色,當我們的語言裡再也沒有歌詠水的善與美時,這是否就是生態浩劫的開始….


註一: Pretty, J., 2001, Agri-Culture, Earthscan, London, p.20-1
註二: 卓亞雄, 16/5/2005, 聯合報民意論壇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