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於1992年訂定三月二十二日是「世界水資源日」(World Water Day),今年的主軸為「生命之水」。水,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要素,卻也會帶來災難,對社經發展及人類福祉有決定性的衝擊。根據年初世界經濟論壇公佈的永續環境指標(ESI)顯示,台灣年平均降水量為900億噸,人口2300萬,水資源利用率不到20%,為排名第18位的缺水國家。水資源的保育在台灣是不可稍懈的重要工作。
在世界水資源日之時,我們期待聽到台灣政府對水資源問題進行反省與檢討,不知是刻意還是偶然,謝院長在三月二十一日答詢王昱婷委員時答覆任內不調漲水電瓦斯等民生物資價格,隔日改口說六月以前不調漲,這是謝院長上任以來首次明確對水資源管理表達的一個態度,在世界水資源日發表這一立場,完全沒有宏觀的角度與負責任的態度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我們對行政院的膚淺和短視感到失望。
水是重要的民生物資,但水也是重要的自然資源。根據經濟學的供需法則,倘若供給的價格越低,需求量就會越高。過去的思維認為自然資源是源源不絕可以無窮盡的使用,因此水費的價格只考慮水利設施的成本卻沒有考慮其他被隱藏的社會成本,例如:水利設施所破壞的生態棲息地、水庫優氧化所釋放的溫室氣體、解決水庫淤積所需的維護費用及後續除役和再興建等成本;目前這些被隱藏的社會成本都是全體民眾埋單,並沒有被反映在消費價格上。也因此,當水費過低的情況下,儘管有節水的新科技,消費者在評量投資成本後不見得會選擇節約水資源。譬如台塑在麥寮的開發案,有大量的水需求和完整的水域,最適合發展海水淡化廠,但台塑寧願要求政府替他蓋一座湖山水庫,只因水費實在太便宜,台塑賺越多,人民損失越多。所以,水資源不應是菜市場賣蘿蔔,秤斤秤兩的討價還價,沒有符合社會正義和生態正義的政策,所謂任內不調漲或是三個月不調漲都只是賤賣國家資源、欺騙小老百姓的口號。
民生物資價格的波動的確影響國民生計,但這只是在缺乏社會安全機制的國家裡會呈現的結果。倘若台灣有如歐美似的社會安全機制,如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等,國民繳給政府的每一分錢都能確保其生活上有保障,就算水電瓦斯費貴一點,繳納的稅金高一點,人民也是心甘情願。反觀國內就是因為缺乏社會安全機制,老人年金有一搭沒一搭的發放;國民年金如同林岱樺委員日前質詢謝揆一般,錢在哪裡還不知道;健保一方面取消常用藥品的補助,一方面計畫七月調漲。生活在如此沒有保障”隨人顧性命”的社會裡,民生物資的調漲當然對小老百姓的生計影響太大。沒有前瞻性與整體性的計畫,我們當然反對任何民生物資的調漲。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