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問題,就是正義問題。誰消費?誰污染?誰承受?誰又有能力逃避?...沒有社會正義,就沒有環境正義!

公平貿易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slide 1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This theme is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Bandara - Premiumbloggertemplates.com.

星期一, 5月 28, 2007

Carfree Asia 「B2P北京-巴黎無車探險」行前記者會

一百年前(1907)義大利人Scorpione Borghese、Luigi Barzini和Ettore Buizzardi,完成了首次以汽車從北京到巴黎的橫跨歐亞大陸的活動,自此建立了一個汽車所主宰的世界。一百年後,台灣青年吳懿婷與紐西蘭的Dr. Olly Powell共同發起「B2P (北京–巴黎)的無車探險北京到巴黎無車探險」,要以全程不使用機動車輛的方式征服歐亞大陸,呼籲大眾對於汽車的依賴進行反省,提倡無車、環保的運輸方式。這項活動即將在6月10日從北京天安門出發,目前有20名來自全世界的隊員參加,其中有八位台灣人,預計以4個月的時間,完成北京-巴黎的旅程。 這趟以Carfree Asia為主軸的B2P無車探險挑戰,是台灣青年以實際的行動,用雙腳與意志為台灣實踐減緩全球暖化的國際社會責任。在即將出發的前夕,希望台灣各界給予這群投入國際社會的環保勇士最熱情的支持。B2P...

星期二, 5月 15, 2007

紐約時報:『騎車不戴安全帽才安全』.......胡扯

上週紐約時報出了一篇瞎掰文:Bicycle Helmets Put You at Risk。簡單回應一下:這篇文章在方法論上有錯誤的假設,可能造成誤導,所以嚴格說起來,它只是個提醒:就算戴安全帽也不保證安全,但還是要戴。錯誤的假設在於:汽車超車時與騎士的距離越近,越危險,可是距離的遠近跟危險程度有相關嗎?危險的行為有很多,超車的間隔距離跟危險之間的關聯有這麼直接的關係嗎?它是主要因素嗎?戴安全帽的情況,或許誠如作者所言,汽車駕駛人認為該名騎士是有經驗的騎士,所以超車距離可以靠近一點。假設這點沒錯,我的推論反而是,雙方在同一個認知下行駛在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