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問題,就是正義問題。誰消費?誰污染?誰承受?誰又有能力逃避?...沒有社會正義,就沒有環境正義!

公平貿易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slide 1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This theme is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Bandara - Premiumbloggertemplates.com.

星期五, 12月 29, 2006

2006年,「台灣滅農年」

2006年,是「台灣滅農年」沒有農地,台灣的農村、農業、農民就要亡了救救農村、救救農業、救救農民2006年即將邁入尾聲,今年的政治新聞從年初就開始熱熱鬧鬧,藍、綠、紅陣營各領風騷;就連今天也是國務機要費開庭的大日子,全台灣都在關心總統夫人會不會出庭。很多政論名嘴說,十年以後,紅杉軍、台開案、國務機要費都會寫入歷史,這些我們都不否認。而且,我們還相信,這些名嘴十年後都會放馬後砲說,台灣環境惡劣到這種地步、農村破產到這種景況、糧食貴到小老百姓買不起,都是因為2006年。但,他們現在怎麼都不知道呢?正當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權力的鬥爭時,關係到我們生存的糧食問題、環境問題都在2006年有了重大的改變。3月9日,經濟部罔顧農地的非經濟價值,制訂了「非都市土地農牧用地容許採取土石審查作業要點」,山坡地農牧用地已經失守。9月25日,經濟部向行政院提出「非都市土地農牧用地容許平地土石採取試辦計畫」及「經濟部平地土石採取示範區推動計畫」,平地農牧用地即將失守。9月27日,彰化縣溪州鄉鄉下,有三名小朋友在田裡嬉戲,掉進盜採砂石留下的水坑裡淹死了,這是砂石業染指農地的後果。12月22日,立法院三讀通過「農發條例三十一、三十九條」修正案,農地所有權移轉,脫離區域計畫法的規範,農地使用管制瓦解。12月26日,民進黨籍立委林樹山結合民進黨團,推動農業發展條例修正,農地移轉將不需農用證明,農舍興建辦法中0.25公頃的限制也修改為0.1公頃,農地將成為房地產商的大肥肉。那些與地方派系、營造商、地產商關係密切的政府官員和卑鄙政客,趁著政黨惡鬥之時,在沒人注意的情況下很欣喜的把農地當作嘴上肉,就像八國聯軍瓜分中國一樣,讓農民沒有置喙的餘地!當大家吵著要變法、立憲還是革命之時,回頭一看,土地都已經被土豪劣紳瓜分光了。挖砂石的挖砂石,炒地皮的炒地皮,十年以後台灣還剩下多少農地?沒有農地就沒有農業、沒有農業就沒有農民,而沒有農民就沒有糧食。十年以後,我們要吃什麼呢?2006年,是台灣農地遭逢最多劫難的一年,所以今年是「台灣廢農年」。在這歲末的時刻,我們要告訴大眾「廢農」的四大罪犯,第一大罪犯:「經濟部」,把農田當礦場。第二大罪犯:「內政部」,土地管理政策失當,任憑農地流失。第三大罪犯:「農委會」,最為農業主管,只會發錢,沒有擔當。第四大罪犯:「環保署」:名為水利、實為採砂的人工湖,竟然可以通過環評,出賣專業。我們要求:一、維護生態、保護國土,取消坡地採砂的作業要點,並嚴禁在農牧用地上採砂石二、反對將農地零碎化,為了炒地皮而提出農發條例修正應立即停止...

星期四, 12月 28, 2006

活動訊息:「田殤─台灣的農地悲歌」座談暨裝置展

「田殤─台灣的農地悲歌」座談暨裝置展時間:12月30日(週六)下午14:00地點:北投農會穀倉(北投區大同街一段153號)一、裝置展「田殤」被「掏空」的砂土而受創的農田綠色的秧苗中散佈著淤積的毒水瓶、廢棄物、廢針筒...二、行動劇14:00 土地公與駛犁陣三、座 談「田殤─台灣的農地悲歌」14:10/主持人;詹澈(1123農運總指揮、台灣鐵牛隊大隊長)14:15/紀錄片播放:「田殤」現場14:30/第一段:「台灣農地非農化、瘡痍化」報告與談人:政治大學地政系徐世榮教授反人工湖聯盟代表洪輝祥老師揭發「農地變大峽谷」的林益世立委15:00/問題與討論15:15/中場休息:台灣說唱藝術團「農地悲歌」15:30/第二段:「台灣農地非農化、瘡痍化」因應之道與談人:台灣大學農經系雷立芬教授新台灣人基...

召集令:2006年,是台灣滅農年~救救農村、救救農業、救救農民

2006年,是台灣滅農年沒有農地,台灣的農村、農業、農民就要亡了救救農村、救救農業、救救農民一、時間:2006年12月29日(五)下午14:00二、地點:立法院濟南路群賢樓門口三、主辦:台灣鐵牛隊3月9日,經濟部罔顧農地的非經濟價值,制訂了「非都市土地農牧用地容許採取土石審查作業要點」,山坡地農牧用地已經失守。9月25日,經濟部向行政院提出「非都市土地農牧用地容許平地土石採取試辦計畫」及「經濟部平地土石採取示範區推動計畫」,平地農牧用地即將失守。9月27日,彰化縣溪州鄉鄉下,有三名小朋友在田裡嬉戲,掉進盜採砂石留下的水坑裡淹死了,這是砂石業染指農地的後果。12月22日,立法院三讀通過「農發條例三十一、三十九條」修正案,農地所有權移轉,脫離區域計畫法的規範,農地使用管制形同瓦解。12月26日,民進黨籍立委林樹山結合民進黨團,推動農業發展條例修正,農地移轉將不需農用證明,農舍興建辦法中0.25公頃的限制也修改為0.1公頃,農地將成為房地產商的大肥肉。...

星期二, 12月 26, 2006

農地非農化,三生何以有幸?~之三:沒有農地,就沒有家園

三生之三:沒有農地,就沒有家園(農村生態)方言是人類社會與大自然共譜的樂章如果失去了方言就會失去源自於這片土地上的故事失去了這些故事同時也就失去了與自然界溝通的頻率當強勢的語言取代了方言開始紀錄著現在發生的故事也就開始對傳統文化疏離同時也是對與自然界的疏離當我們的語言再也沒有歌誦這片土地的辭彙時就是生態浩劫的起點― Agri-culture,Jules Pretty 記得十年前有一次在楊梅的文具店買個東西,結帳時我用客家話問老闆:「這幾多錢?」,老闆卻以帶有客家腔調的國語回答我,當下心理震撼不小,我心想,桃園的客家村已經從中壢推縮到楊梅了,而楊梅也隨時可能要淪陷。今年到楊梅的富岡,一個緊鄰新竹湖口的客家農業聚落,我在那裡買了份早點,一樣用客家話問老闆,時隔十年,連這個沒什麼商業活動的農業聚落卻也得到客家腔國語的回答,我心理知道,桃園的客家村已經徹底的淪陷了。...

農地非農化,三生何以有幸?~之二:十年以後 我們吃什麼?

三生之二:十年以後 我們吃什麼?(農業生產)自從五年前祖父過世後,家裡的田地就休耕了,幾十年來只有一個叔叔留在鄉下種地。祖父還在的時候,儘管叔叔的年紀已過六十,還是不敢退休,至少讓祖父生前沒有看到田地荒蕪,也算是叔叔對祖父盡的孝道。祖父過世後,家族中最後還是沒有人可以接下鋤頭,各房分得遺產就休耕了。這片已經耕了兩百年的地,何時才能再見金黃色的稻海,沒有人知道...―葉先生,桃園 我國農業長久兼負國民生計之重任,早期政府實行「肥料換穀」的以農養工政策,使農民所得受到擠壓。很多台灣農民都利用稻作休耕的期間外出打零工,許多人種田其實不是不適應都市,或是因為無法向祖先交代才繼續勉為其難,而種田、尤其是種稻根本無法獲取溫飽。現在一甲田一年的利益其實只有二萬元,不如去工廠工作一個月的收入,又教農民如何活下去。隨著工商業的興起,農業部門生產總值佔GDP的比重逐年降低,台灣加入WTO後進口農產品隨勢陸續湧進,農地利用問題因而浮現。...

農地非農化,三生何以有幸?~之一:土之不存 農將焉附?

今年十月,因為氣候暖化的關係,沒有一點秋天的涼意,走過楊梅的稻田,卻感受到一股蕭瑟的滄桑。該是二期稻作臨近豐收的時間,一眼望去卻是東凸一片、西荒一片,種有稻作的田地,僅有五成左右。在田間隨處可見,一條羊腸小道,穿過一片荒廢的田地,包圍在搖曳的椰子樹裡的,是雙併四併的別墅洋房。走在田地裡,沒有生命的躍動、沒有豐收的喜悅,這就是台灣目前農地的景況!立法院裡躺著一部「農業基本法」,那是農經博士、前總統李登輝所領導的台聯黨團所提出的法案,那部以「三生:生活、生產、生態」為主軸所撰寫的法案,可否來得及在農地被破壞殆盡以前挽救台灣已逐漸凋零的農業?三生之一:土之不存 農將焉附?(農業生活)俗話說:「有土斯有財」。在農業時代,一個家族的貧富主要表現在它所擁有的土地有多少,「田連阡陌」成為富有的表徵;「無立錐之地」則成為貧窮的處境。可如今,那句俗話有了新的解釋,雖然五十年前的「土地改革」讓台灣的農民都有了自己的耕地,但是現在農民卻寧願「廢耕賣土」,在自己的田地上挖出十米深的大坑,一車車地載走土石,殺雞取卵式的把「農田當礦場」,台灣農業的未來,可還有希望?親眼見到位於屏東荖濃溪畔的「毒龍潭」,立即聯想到十多年前在桃園觀音所看到的「大峽谷」,如出一轍的是砂石業者在農地裡挖出十多米深的大坑,只是觀音當時的慘狀、面積之廣,相對於眼前的景象,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才叫做「大」峽谷。不過,已經十年沒有在去過那裡了,現在究竟如何?不得而知。我聯絡了當地的朋友,再帶我回到歷史現場。「觀音是片很悲情的土地,先有鎘米事件,後有大峽谷,然後觀音工業區不斷地擴張,衍生出觀塘工業區、環保科技園區。什麼環保科技園區?其實就是搞垃圾回收啦!冠上『環保』兩個字比較好聽而已...」江大哥這樣說。車子穿過濱海公路的高架橋就到了現場,我幾乎已不認得這個地景,新增的高架橋和數十支樹立在海濱的風力發電機組,中間穿插著幾個若大水池,若不是原本就知道那是怪手挖出來的,我會誤以為那是桃園農村常有的地景,灌溉用的大埤塘。車子開過兩個「峽谷」中間的車道,眼前突然出現一座坍塌的三合院;我想,那三合院證明了這片殘破的土地過去也曾經是「農地」,種過莊稼、養活過人的唯一的見證吧!繞過三合院後,又見一大坑,坑面長滿了小灌木,坑壁上一堆堆黃色、褐色、橘紅色的土,很明顯的那是回填過的坑洞,只是不知三米之下填的是土還是垃圾。此時想起經濟部礦物局說:...

莫讓農地變礦場 ──1222經濟部陳情後記

莫讓農地變礦場──1222經濟部陳情後記若是欲來屏東,請看一工好日,天是清的,星是光的,月是明的,雲是飄撇的,聽伊說三十冬前,逐工都好日。2006月12月22日,來自「反高屏大湖自救會」的洪輝祥老師,在經濟部的陳情會上,以一首環保歌的歌詞當作引子,極富感情地陳述南台灣高屏溪畔,充滿「大峽谷」、「戴奧辛」、「乾溪地」、「污染水」等農地上的「瘡痍化」現象。經濟部到底還要開放多少農地挖砂石?當天,除了洪輝祥老師外,我們還邀約了「嘉義縣稻農自救會」的許坤峰教授、「宜蘭縣水稻秧苗協會」的代表們,在揭發「美濃大峽谷」的立法委員林益世的協助、陪同下,下午二點,一行約二十人,齊赴經濟部,為保衛台灣農地與反對人工湖進行第一波的陳情。陳情會行前,我們先到經濟部公關科的記者室分發新聞稿及「屏東的鈴鈴鐺─黑珍珠蓮霧」時,一位記者劈頭就告訴我們說:「有些人不方便出來採訪。」為什麼不方便?是否受到什麼關照、壓力?我們也不知道,此刻,我們最想知道的是:經濟部到底還要開放多少農地挖砂石?山坪掘砂,河床採砂,溪埔挖砂!陳情行動一開始我們就訴求:「莫讓農地變礦場」,台灣鐵牛隊以一場「當土地公遇到聖誕老公公」的行動劇(腳本如附)開場,嗣後,一行人進入一樓的第二會議室,由土地公大神偶向經濟部礦務局局長朱明昭遞交陳情書,我們在陳情書上寫道:...

失去骨肉的大地~之五:賣地挖砂,變成他們最後的一絲希望

失去骨肉的大地/詹澈(農運詩人,「台灣鐵牛隊」大隊長)之五:賣地挖砂,變成他們最後的一絲希望受困的土地流淌著受傷的河川受困的農民被迫出賣受傷的土地在堆滿垃圾荒塘邊哀號看著被載走的骨肉與錢財站在良田已是陷阱的路邊我們還想:把陷阱恢復成良田把垃圾製造成肥料我們還想恢復綠意的生機回程時,我們特地來到附近的一家媽祖廟上香。黃大哥說,這個村子的農民是比較不反對採砂的,他無奈地說:「作農賺不到錢,生活過不下去,賣地挖砂,變成他們最後的一絲希望…。」但問題是,賣地之後,錢用完了,要怎麼討生活?從地方上的鄉村教師、知識份子到學院的地政教授,他們的良知深深地啟發、鞭策著我們。「不能放棄啊!」我心裡想著,這些農地一旦被賣去挖砂,原來覆蓋其上的田土可就找不回來了,到時候想種什麼也種不成啊,那可真的就是「萬劫不復...

失去骨肉的大地 ~之四:「以鄰為壑」,真是莫此為甚啊!

失去骨肉的大地/詹澈(農運詩人,「台灣鐵牛隊」大隊長)之四:「以鄰為壑」,真是莫此為甚啊!他們挖出我們的骨肉換取錢財他們的錢坑是我們的陷阱在血脈裡填塞垃圾在皮膚上種植荊棘我們的子女溺在陷阱的水裡掙扎呼救甚而死亡白鷺鷥在不遠處的田埔成群飛降。黃大哥指著白鷺鷥飛降之處說:「就在那裡!」穿越比人還高的芒草,一、二十甲寬的「大峽谷」悚然映在眼前,深達十層樓的谷底像一座大湖,「莫非這就是早期的人工湖?」同行的阿隆反諷地說。我們在「大峽谷」周遭繞了一大圈,褲管插滿了「赤查某(鬼針草)」的針草籽。就在「大峽谷」上方,我們發現了一座農舍,因為鄰田深挖的結果,竟裸露出大半的地基,看來真是令人觸目驚心,「以鄰為壑」,真是莫此為甚啊。以下瞞上、力圖掩飾相隔不到五十米,一座規模較小的峽谷赫然深陷,谷底滿是廢棄物,...

失去骨肉的大地~之三:土地公自己也有難在身啊!

失去骨肉的大地/詹澈(農運詩人,「台灣鐵牛隊」大隊長)之三:土地公自己也有難在身啊!尋覓著昔日食物的白鷺鷥飛過落日斜照的河堤一天數百輛次的砂石大卡車滾滾灰塵滾過村莊的小路沾落在雜貨店門口和老人臉龐灰濛濛的路與天空灰濛濛的無奈和蒼涼這些由經濟部關起門來、說挖就挖的條例一旦通行,勢將引發民間「私田」的比照。它將造成什麼樣的景況呢?徐世榮教授推斷,台灣的農地將因此面臨一大浩劫,「許多的優良農田或將因為經濟部的決策而成為砂石開採之後的大峽谷、毒龍潭。而同樣讓人恐怖驚心的是,在有害廢棄物的回填之下,它們或將成為有毒農作物的生產場所,其所生產出來的產品將...

失去骨肉的大地~之二:「農田變礦場」的惡果將從台糖的「官田」開始

失去骨肉的大地/詹澈(農運詩人,「台灣鐵牛隊」大隊長)之二:「農田變礦場」的惡果將從台糖的「官田」開始本是種植芒果和香蕉、種植水稻和蔬菜的土地已被挖陷成十層樓深的大峽谷積水污綠成毒龍潭傷口累累起浮數百公里稜線迤邐彷彿沙漠、彷彿廢井的礦坑這祖先血汗耕耘的良田已是貪婪挖掘的礦場蘇貞昌、蘇嘉全,為什麼不主持公道?既然「目前國內砂石供應正常,價格穩定」,砂石存量也夠,為什麼經濟部還要不斷地開放採砂,從坡地到平地,先是「非都市土地農牧用地容許採取砂石審查作業要點」,繼之是「非都市土地農牧用地容許平地土石採取試辦計畫(草案)」及「經濟部平地土石採取示範區...

失去骨肉的大地~之一:斯文人也開始站出來「造反」了?

失去骨肉的大地/詹澈(農運詩人,「台灣鐵牛隊」大隊長)之一:斯文人也開始站出來「造反」了?那是你的骨肉 你的血脈 你的皮膚那是我們的土地和河川他們在上面蹂躪2006年,初冬,南台灣的豔陽依舊高高照,彷如北台灣的初夏。我和友人阿隆經過屏東里港大橋往高雄美濃走,經過橋邊和環河道路的幾座鉅大的砂石場和砂石丘,短短不到五公里,在時速六、七十公里的車行中,我們數了一下,至少就和十五部以上的砂石車擦身而過。造訪「美濃大峽谷」這一趟是為了去看傳說中,因陸上採砂而造成的「美濃大峽谷」。當我們抵達荖濃溪畔的河堤時,洪輝祥老師和黃森蘭大哥已經站在那邊...

星期五, 12月 22, 2006

聖誕節,土地公不快樂

經濟部開放農地採砂石,台灣農地將面臨一場大浩劫!失去農地,就失去農業、失去農村、失去農民!愛台灣就應該要愛農民! 愛台灣就應該要愛土地!經濟部不要變成砂石部,莫讓農地變礦場! 九月,彰化縣溪州鄉鄉下,有三名小朋友掉進田地裡的水坑淹死了。好端端的農村,何以出現十多米深的大坑洞?這情形在台灣鄉下時有所聞,孰令至之? 今年三月間,經濟部罔顧農地的非經濟價值,制訂了「非都市土地農牧用地容許採取土石審查作業要點」,如今又進一步的由礦業司緊鑼密鼓的研擬「非都市土地農牧用地容許平地土石採取試辦計畫」及「經濟部平地土石採取示範區推動計畫」。這表示非都市土地中的農牧用地都將成為可能的土石採取區,但,作為農業使用的土地又如何能夠與土石採取相容使用呢? 根據「環境影響評估法」第五條之規定: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而非都市土地之農牧用地要開發土石採取區,也應當遵循「區域計畫法」第十五條之規定,進行土地分區使用變更之程序。從經濟部礦物局的「94年台灣砂土石產銷調查報告」中可以發現,經濟部為了討好砂石業者,簡化原本該進行的程序,從而以「土石採取屬農牧用地之許可使用細目,且為短暫性土地使用,事後須恢復農業使用,故無變更編定為礦業用地之必要制定」為理由,說服農委會放水,進而制定「非都市土地農牧用地容許採取土石審查作業要點」。民進黨政府的經濟部為了砂石業者的利益,明明知法,還敢玩法、弄法,此舉根本是出賣台灣農民、出賣台灣農業!...

星期三, 12月 13, 2006

建立品牌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在HEMiDEMi看到一篇miula的文章,值得討論。行銷最重要的觀念 - 尊重市場 & 兼談綠黨的選舉失利 我原本打算寫一篇文章來回應的。但上個月因為選舉的關係,實在耽誤自己的工作太多,所以我僅簡單以條列式的方式發表我的看法。1. 以結果論,一個失敗的結果,都可以導入「不尊重市場」的結論;但這只是以當下的時間點檢視,放長遠看或許不是這樣。因為,市場可能會隨著時間而變動,消費者的口味是可能被教育的。譬如:族繁不及備載...2. 市場變動趨勢的判斷,是技術,也帶有部份的猜測(信念)。如果撇除技術的部份,只剩下猜測(信念),那這部份是有很強的主觀意志,所以,你批判綠黨不尊重市場的「態度」,這是合理的。2. 品牌的建立需要時間,若不以選舉成敗看,而說綠黨以100萬的行銷成本來包裝一個新的品牌,那我會說,划算!3....

星期四, 12月 07, 2006

兩天之後的綠黨,更需要您的參與

趁現在大家還在關注綠黨時(我怕選完後人就散了,寫什麼都沒人看),容我說些關於綠黨未來發展的事。這次,能在網路上獲得這麼多的支持,我們都感到很意外,無論選舉的結果為何,這都是綠黨最大的收穫。很多人問,綠黨是誰?為何過去大家都不知道?其實,綠黨雖然已經十年了,不過也是這兩年才開始重整。主要的成員還是一些環保團體或社運團體的成員,所以說,某種程度上還是屬於小圈圈的政治團體。而我們也是希望透過選舉的過程,能夠擴大綠黨的民間參與,讓更多人知道綠黨,讓民眾知道社運團體對於當前的政局是非常不滿意的;讓民眾知道,真正關乎我們日常生活的問題,譬如:勞動條件、族群問題、性別認同、兩性平權、環境生態...種種議題,當前的政治人物都不可信任。唯有自己出來參政,才可能挽回台灣政壇逐漸迷失的方向。很抱歉,因為能力有限,這次只能推出三名候選人,但這次能夠得到這麼大的迴響,我相信綠黨未來的前景看好,只要認真經營三年、五年(紐西蘭和德國綠黨都花了近二十年才拿到席次),台灣的未來會不同的。我不知道兩天以後投票的結果為何?但我知道無論結果為何,我們都要繼續走下去,因為已經得到這麼多熱情的朋友支持,而這些朋友都是素無淵源,從未謀面的朋友。這讓我們更相信,綠黨的理念是絕對值得在台灣繼續深耕下去,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就會在台灣各地開花結果。現在,我以最誠摯的心邀請各位參與綠黨未來的活動。您想要入黨也好,不想入黨只是當個綠黨之友也可,我們都有好多事情,需要更多的朋友一起合作。譬如:我一直想開發兩個課程,一個是針對推廣自行車通勤的自行車課程、一個是推廣自由軟體運用的課程。這兩種課程都是針對一般民眾的教育工作,並不是專業性的;從教材的研發到種子教師的培訓都需要有夥伴的參與。此外,綠黨蒐集了許多國外的資料,也想慢慢開始中文化,也是需要志工的幫忙。總之,我們需要拓展與民眾接觸的機會,進而宣傳綠黨的理念。如果您未來想更深入的參與綠黨的活動,能否給我們個聯絡您的機會。你可以在綠黨的網頁上看到各個支黨部的名稱,假若您對哪一個支黨部有興趣,又或者您希望綠黨增加哪個議題支黨部都可以。只要您留下您的聯絡方式給我們,未來我們將會與您聯絡,一起為台灣的未來努力。來信請註明1.姓名...

星期一, 12月 04, 2006

一場WEB 2.0的選舉模式正在發燒

瓢蟲音樂會張宏林演講powered by ODEO范雲的助講進入網路時代後,幾乎每個候選人都會利用電子報、部落格、架設網站來選舉,這些屬於單向性的網路傳播工具已經不稀奇了,今年最ㄏㄤ的WEB 2.0也在這次選舉中發燒。上週六綠黨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辦「瓢蟲演唱會」,雖然當天氣候不佳,但現場氣氛依然在林生祥、樂生病友、以及雲力思的歌聲中帶的火熱,感染了許多與會的新世代年輕人。有網友參與了這場音樂會,將現場的精華錄音放在個人的部落格上,並且製作「我投綠黨」的標籤供網友索取張貼,這個現場錄音檔以及標籤只經過短短一天的時間,就已經在超過二十個部落格中轉載張貼,而網友也自行設計喜愛的標籤,標籤數量也從三個衍生到十三個。一場WEB 2.0的選舉模式正在發燒。自從WWW的發明,許多候選人都會製作網頁、部落格、電子報來宣傳自己的政見或活動行程,但是受限於傳統WEB...

星期四, 11月 30, 2006

瓢蟲心願

妳可曾想像,台灣的未來可以是這樣:像瑞典一樣,每週工作37小時像冰島一樣,發展氫經濟,成為綠色能源之國像義大利一樣,尊重傳統美食,拒絕速食文化像丹麥總理一樣,騎腳踏車上班像德國一樣,有十萬個太陽能屋頂像英國一樣,學童營養午餐和當地農民合作,吃得健康又照顧農民生計以上這些景象很難在台北出現嗎?何以這些在其他國家可以實現的夢想,對台灣而言卻像空中樓閣?台灣每年有這麼多官員和民意代表出國考察,可曾因此帶回一些願景嗎?以上這些問題的根源都是我們政治人物的素質不高,缺乏願景,缺乏對改善人民的生活方式做出的想像。如果我們依賴現在這些傳統的政治人物,只是訴求基層服務,或是無謂的意識形態對立,我們就得一直忍受這樣低落的生活品質。幾天前,已經過了十一月中旬,我們還頂著30度的高溫。有人說這是暖冬,可有政治人物意識到這其實是全球氣候暖化的警訊。如果我們放任環境如此惡化,台灣可還有明天?關於政黨,其實我們可以有其他的選擇選擇一個關心健康、環保、社會正義的政治人物選擇一個關心人民過得快不快樂的政黨我們希望:讓城市涼爽下來:汽車零成長、鼓勵興建太陽能屋頂、多種樹少蓋巨蛋讓生活放慢下來:以慢食取代速食的生活價值...

星期四, 11月 23, 2006

讓美麗在台北棲息

小瓢蟲不僅可愛,對農民而言是最佳的捕蟲利器,也是發展有機農業最重要的幫手,專門對付蚜蟲。但是台灣農地單位面積的農藥使用量是全世界最高的。台灣人捨瓢蟲而用農藥,顯示出台灣短視近利的文化,我們習慣依賴便宜、便利、甚至具有破壞性的力量,去達成短暫、快速,卻可能造成環境傷害的方式進行生產。市場上那些便宜、看似亮麗的蔬果,其實是犧牲環境與罔顧消費者健康所栽種出來的。同樣的,台灣引以為傲的民主政治也是這樣,那些短視近利的政黨,相互潑撒著如同農藥的政治口水,孕育出那看似多姿多彩、大鳴大放的自由民主。然而,左一句「愛台灣」、右一句「大建設」,那些帶著劇毒的口水在掃除異己之後,換來的是另一批蚜蟲,繼續啃蝕著台灣的勞工、農民、弱勢族群的權益和台灣的環境資源。綠黨是台灣惡質政治環境中的小瓢蟲,我們雖小,但是可愛...

星期一, 11月 20, 2006

隨手招計程車,二氧化碳多很多

根據去年台灣全國能源會議資料,台灣交通部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佔將近全國的30%排放量。可是根據2005年耶魯大學的ESI資料,台灣是全世界煤炭消耗總量排名第八的國家。所以,台灣只是因為工業部門排放太多二氧化碳,而讓交通的污染被忽略而已。看看台灣現在的氣候,過了十一月中旬,氣溫仍然在二十多度,一點都沒有寒意。換句話說,氣候暖化問題,已經不是科學家或環保人士的危言聳聽,而是真的發生在生活當中,而且我們必須嚴肅的面對。 目前台北市登記有三萬五千輛計程車,台北縣有兩萬五千輛。為數眾多且隨招隨停的計程車在市區慢行,不但阻礙車行速度也危害慢車道騎士的安全。這些沿街攬客的計程車,在市區忽快忽慢、忽左忽右的尋找等候的乘客,不但浪費自己的能源,也減損整體的能源使用效益。根據台北市交通局的調查,計程車司機平均每天工作10小時,約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空轉。台北縣市共有六萬輛的自行車營業,如此算來,光是台北市的計程車,保守估計每天就有73萬公升的汽油因為空轉就如此無意義的蒸發,相當於增加了台北市1708萬公噸的二氧化碳。若再加上因為計程車所損耗的行車效率,台灣每天浪費的能源非常可觀。...

星期二, 11月 14, 2006

潔淨選舉 前進議會(腳踏車宣傳車隊成立)

每到選舉,街頭看板林立、旗幟飛揚、宣傳車噪音喧天成為台灣選舉期間的市容之一,姑且不論這樣的宣傳媒介是否有效?候選人是否能準確的傳遞自己的政見?選民是否能夠從這樣的媒介了解候選人?旗幟、看板、宣傳車已經成為每個候選人必要宣傳工具。初步估計,台北市目前至少有200輛的宣傳車在街上跑,這些宣傳車不但噪音惱人,其車輛的品質大多不良,浪費的汽油、排放的廢氣造成環境很大的負擔。再加上宣傳車基本上的車速不快,容易造成後方塞車而降低城市整體的運輸效率。若以每台宣傳車一天行駛10小時計,每台車一天消耗45公升汽油,就產生100公斤的二氧化碳。而這場市議員選舉,台北市光是宣傳車就每天增加了2公噸的二氧化碳,兩個月下來就是120公噸的二氧化碳。當前的選舉文化,一台宣傳車的司機薪水加上油錢、租金,一個月最少十萬元...

星期五, 10月 27, 2006

此綠非彼綠,綠黨不是民進黨!

我們是開放的國際綠黨,不是投機的泛綠政黨以環保、和平、社會正義為共同訴求的綠黨,於80年代起源於歐洲及澳紐,是全世界唯一進行跨國串連的政治力量。在歐洲地區,二十九個國家的三十二個綠黨和綠色組織在結合成立歐洲綠色聯盟(European Greens Federation)之後,2004年二月因應歐盟的運作,進而成立歐洲綠黨(European Green Party),現在是歐洲議會中的第四大黨。成立於1996年的台灣綠黨,在2005年二月一同與亞洲各國綠黨和綠色團體在日本京都聚會,確認了亞太綠色聯盟二十三個國家二十七個綠黨或環保團體的成員身份。這個聯盟也是極少數接受以「台灣」為國家名義參與運作的國際組織。我們是生態綠的綠黨,不是塑膠綠的泛綠政黨環保與經濟不是相衝突地,因為一旦沒有了生存的環境...

星期四, 10月 19, 2006

綠黨說真話(參選聲明)

這個月各大戲院正在上映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的電影「不願面對的真相」,片中最震撼的畫面是南極、北極、格陵蘭的冰山,正以大規模的速度消融,而美國國防部也公佈了一份隱藏已久的機密文件-「北極海的冰層厚度僅剩二分之一」。高爾更引述權威性的《科學雜誌》在2004年11月公佈了一份調查報告,從研究全球暖化的科學論文中抽樣928份,沒有一篇否定全球暖化的嚴重性;但是從大眾媒體報導關於全球暖化的文章中抽樣,卻有53%的文章認為全球暖化是未經證實的現象。換句話說,有某一群人、一群有權力的人,一直不願面對真相,甚至誤導真相!上世紀法國重要的哲學家傅科,在晚年研究希臘民主的根源,他發現「說真話」對於維繫民主價值與倫理道德的重要性。傅科問,誰能說真話?說真話有哪些後果?說真話跟權力有何關係?今天,我們綠黨要問,台灣有哪個政黨、哪個政客說真話?他們說謊的後果為何?他們如何運用權力來說謊?綠黨這次參選,呼籲各個政黨嚴肅的面對台灣生存危機的真相。別再粉飾太平、也別製造衝突來轉移焦點,請認真的面對台灣人民的生存問題。根據耶魯大學和世界經濟論壇在2005年所公佈的環境永續指標(ESI)中顯示:台灣的環保成績單是在147個調查國家中,排名146名,全世界倒數第二名。...

星期三, 5月 17, 2006

綠黨是台灣前途的解方(徵召信)

1996年,台灣各領域的社運工作者為爭取政治空間,而在台灣成立綠黨,並陸續在1998、2001、2002年推出候選人,投入過數場選戰。雖然,過去幾年來綠黨因為沒能當選而式微,但綠色運動與意識在各位伙伴的努力下,仍然持續地在台灣成長、深化。在此同時,由於國會選制的改革,台灣將在2007年的立委選舉中,首次施行兩票制。這是台灣民主政治發展的一個契機,是綠色政治勢力積極介入開創的機會。為此,我們特別號召各位伙伴的加入!讓我們共同把握這個機會,進行一場綠色政治運動。以下是我們對於當前台灣政治環境的分析與看法:*兩黨政治永遠是兩個既得利益集團的競逐十年前民進黨在首都執政後,一時間「政黨輪替」、「換人做做看」的口號漫天震響,似乎所有台灣社會問題的解方都寄託在拉下萬年的國民黨。可是如今,在民進黨執政六年...

星期四, 5月 04, 2006

綠色交通支黨部議題討論

四月份的執評委會,我提議將原本的「單車支黨部」名稱改為「綠色交通支黨部」,其實就有想要更廣泛地推動一些交通議題,在此先與各位分享近幾年來我所觀察的一些問題,有些可能還不成熟,只是些初步想法,也需要各位集思廣益,提供點意見,看未來大家可以如何來推動。首先,為何交通問題值得關注?1.交通部門是溫室氣體排放的大宗污染源,特別是OECD國家,其交通部門所排放的CO與NOx佔該國排放量均超過50%。所以在減少溫室氣體的努力上,全球產業研發都集中在兩個部份,再生能源以及汽車工業。2.根據去年台灣全國能源會議資料,台灣交通部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佔全國的30%。可是根據2005年耶魯大學的ESI資料,台灣是全世界煤炭消耗總量排名第八的國家。所以,台灣只是因為工業部門排放太多二氧化碳,而讓交通部門被忽略而已。3.對於汽車工業的發展,我個人抱持樂觀但畏懼的態度。樂觀的部份,因為汽車產業是新能源應用的一個火車頭,有龐大的研發資源與連結,未來的成果將改變許多的產業與產品應用。畏懼的部份,依賴科技可以解決當前的生態問題會落入發展主義的陷阱,汽車的問題不只是空氣污染,還包含道路拓展對生態的影響,以及資源分配的社會正義問題。4.何以說小汽車的發展關係到社會正義?從都市規劃的角度看,沒有車就不能去TESCO、COSCO、家樂福。還不只這樣,如果離開台北,沒有車還不能去大醫院、不能去看電影。所以,有車是一個階級,買不起車、不會開車的婦女、老人、殘疾人士是另一個階級。此外,因為大眾運輸的不發達,導致私人交通工具變成自力救濟的方式,所以,交通變成家庭開支很重要的一部分,從1980年的6%到2002年成長到12%,侵蝕一般家庭的可支配所得。其次,台灣有哪些問題值得關注?燃料使用費a....

星期一, 2月 27, 2006

二二八是一面照妖鏡 (蘋果論壇06.2.27)

民國三十六年的二二八事件,終於在民進黨上台的六年後找到了元兇。如果在封建時代,民進黨一定想將元兇挫骨揚灰,可惜在文明社會,僅能要求國民黨賠償五十億元給受難家屬和興建紀念館。奇怪的是,倘若二二八事件代表的是國民黨對台灣人民長達五十年民主、自由的賊害,受害的應當不只是在該事件的受難者,而是千千萬萬噤若寒蟬的台灣人,這部分的精神賠償怎沒考慮進去?抓了一個元兇然後要求補償受難者,再來呢?除了年年開討兇大會,二二八到底有沒有留給台灣什麼教訓?前年民進黨為了總統大選沸沸揚揚的辦了「二二八牽手護台灣」,台灣日報在活動前的二月十九日刊載了篇報導,標題是「二二八受難者遺書曝光,用死捍衛民主黃秋永書懷遺志,遺書藏西裝內襯逃過軍警搜查,黃家人打破沉默盼國人族群融合創造台灣前途」。節錄該報紙所刊載之遺書部分內容如...